终于看完年韩剧《gooddoctor》,泪点略低,自备纸巾。在众多描写自闭症的题材中,这部最真实客观,也最令人动容。(友情提示:配角几乎是《来自星星的你》原班人马,还有几个也都和金秀贤合作过……反正,前几集总跳戏)在剧本至上的韩剧中,看得出来,编剧是真的对自闭症这个现象下了功夫的,剧本既没有刻意渲染自闭症的苦情戏,也没有过分展现群演的真善美。前面一些场景中,我总是为编剧捏把汗,怕他过多杜撰走上了狗血之路。但看过这个场景之后,我是真的真的确定,编剧确实是了解自闭症本质的:秋夜微凉,女主和男主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女主娇羞说道:我手很冷哎~男主(成年自闭症)一本正经且不解风情地说:我明天买一副手套给你。女主微嗔道:我现~在~手很冷哎~男主不知所措道:这里没有便利商店……(还在想着买手套的事)女主见语言提示无效,直接肢体辅助男主,将双手放到男主手里,这才面露微笑。男主微微错愕,然后欣然接受。是的,爱上自闭症男主,就是这样滴不懂风情~但是又过了几天,女主故技重施,男主学乖了,直接握住女主的手哈气。新技能get~在追剧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和讨论:1、自闭症幼年(7岁)会下定决心设定梦想并付诸实践吗?成为一名医生,是男主从小的理想。原因有2。第一,他心爱的小兔子死了,医生说太晚了医不好了。第二,他心爱的哥哥死了,医生说太晚了救不活了。事发在男主7岁时,当时刚好有位医生全程参与了以上事件,因此这位医生也成为男主未来的老师(康复师)。我一直在想,我7岁的时候有什么理想呢?我又在想,理想从何而来?确实有些人的理想是从一些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中提炼出来的。但是,自闭症小朋友有这样的心智能力吗?我曾经尝试问过向日葵伙伴的小朋友,你长大要做什么。有个大长腿的3岁小姑娘说,做模特儿!(这是她妈妈每天一遍一遍告诉她的。)有个小朋友4岁擅长数字,但他并没有想要当数学家。有个5岁男孩喜欢我们的一位老师,所以他想当老师。但无论是哪一位,都和剧中男主立下的理想誓言有本质区别。区别是:1)自发形成的想法,而非他人告知。2)并非此时此刻的能力,而是对未来获得能力的预期。3)为理想付诸实践。所以这一段,我认为更多是为后面故事作梗,杜撰成分较多。2、自闭症幼年(7岁)会问关于死亡的问题吗?小兔子死了的时候,男主把小兔子交给医生,在医生说小兔子已经死了的时候,7岁男主问:小兔子死了会去天堂吗?在自我意识当中,死亡是最接近生命本质的。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会面对死亡,所以才会活得那么努力。而社交是人类生存的手段之一。无论在远古还是现代,没有社交,就没有分工合作,没有分工合作,生存质量就会大大下降,死亡风险就会大大提升。对于生命体必然死亡的这个本质,是自闭症儿童发展过程的重要里程碑。因为这是生命和非生命的根本区别。我并不知道他们何时才能掌握这一概念。但对于一名轻度智力落后(非自闭症)的6岁儿童来说,她可以区分死亡和睡眠的区别,也知道不能从高楼跳下去,不然会摔死。对于那些没有危险意识的自闭症儿童,这一点却始终让他们困惑。所以对于死亡这件事,我们的文化中似乎比较避讳。我不知道普通儿童父母如何教授,更加不知道在动画片里出现的死亡场景该如何解释。但是好在,当男主真正面对父亲去世的情境,已经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医生了。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心理上,都可以承受亲人的死亡了。3、自闭症所拥有的超强的机械记忆能力会突然消失吗?很多自闭症拥有令人咂舌的机械记忆能力。这对于一名医生简直太有用了。那么多医学术语要记忆,对于普通人来说简直痛不欲生,但对于男主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他的上司交给他1T容量的医学资料给他背,他都能轻松完成任务。这一点我并不觉得奇怪。因为我也遇到过很多机械记忆力超强的自闭症儿童。但从心理发展水平来看,机械记忆是一种初级记忆力,当一个人的理解力提升,已在头脑中形成概念树之后,我们的记忆方式就会从机械记忆转化为高级的理解记忆。即,新概念会从已经理解的旧概念的基础上延伸,而不是另起炉灶。这种变化大概在青春期左右完成。普通人一般过了初中,就很难再机械记忆看不懂的古文。但一些自闭症儿童由于理解能力弱,机械记忆能力可能作为补偿,被保存了下来。我曾经测试过一些家长认为机械记忆力强的孩子,说实话,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4岁时,短时记忆一次能够记住的物品也不超过6个。和普通人能力相似(5-9个)。所以可能因为其他能力不够突出,相比之下,矬子里拔将军,就显得记忆力特别好了。很多电视里面展现的背诵天干地支神马的,据我了解,那些大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但我也遇到过一名特别的儿童,他在3岁半的时候刚来向日葵伙伴,有超强的拼图记忆能力。10-20块的小拼图,他能够看一眼就不经过任何辅助快速拼对。不过那时候,他才处于仿说阶段,没有自己的语言,理解力很弱。过了大概半年,他的理解力迅速提升,可以理解类别概念和数概念了。但神奇的是,他的超强拼图记忆力消失了!!!他再也不能不假思索地快速拼图,而是像普通人一样,需要一边比对,一边思考,一边寻找,而且时常出错。所以,我认为不是他这方面的能力消失了,也不是变笨了。而是思维方式改变了而已,变得更像普通人。剧中男主成年后因为受到刺激摔倒在地,从此,他的超强记忆力消失了。磕一下头就改变大脑思维方式的例子,不知道可信度有多少。但是在美剧《豪斯医生》中也有类似例子,一名普通10岁男孩,车祸后智力损伤,不过却意外获得超强的手指能力,并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成年后却因为癫痫做手术后,钢琴能力消失,又意外获得扣扣子等生活自理能力。看来,大脑功能的神奇之处,有很多还不能用现代科学来解释~但剧中让我感动的是,编剧利用这个梗,让男主从记忆超人被利用完成了成为普通人通过努力被接受的转变。4、自闭症者(无论成人还是幼年)被他人欺负,如何应对身体及心理的危机?男主从小到大,一直被人欺负。这个现象好像在人类社会中非常普遍。人类好像天生就会欺凌比自己弱小,和自己不同的人,在人类眼中,这些叫做“异类”。从优胜劣汰的进化角度来讲,很容易说得通。剧中的男主,从小就被小朋友欺负,甚至被父母抛弃,长大以后被街头混混殴打。人类通过如此残忍的形式,完成一代更比一代强的种族繁衍。但,作为男主,以及被欺负过的我们,心理感受如何?情感如何承受?被打败——自暴自弃,然后被淘汰。被激发——自强不息,然后成为强者。很多自闭症小朋友被打不知道还手。一部分是痛觉感觉迟钝(不觉得疼),一部分是认知理解不足(不知道被打是什么意思),一部分是行为执行缓慢(被打之后很久,才想起还手),当然还有自我意识弱的问题,被打了也不觉得伤自尊,因此也不会因此而发愤图强。所有的原因都导致被欺负。所以这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教会的技能。但是,这样的惯性境遇绝对会引起心理上的阴暗。要么就自暴自弃,要么就脾气暴增。如何把孩子的挫折向正能量的方向引导,是每一位家长和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剧中分为几个阶段化解了这个问题。1)身体上的欺负。——遇到坏人欺负必须用武力以牙还牙。2)精神上的欺负。——通过自己不断的提升业务能力,得到认可,最终得到社会接纳。总之,欺负这件事,不可能通过改变他人来改变,唯有改变自己。不然,永远无法改变被欺负的命运。5、自闭症的心智(理解他人的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吗,能够达到普通人水平吗?心智能力这种东西,好像每一个人都会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而增速,要视自己所在的具体环境复杂度而定。如果说理解能力可以在桌面上教授,那么心智能力就只能在环境中学习。但有一个前提:没有基本的认知理解的实际能力,就谈不上心智能力的提升。全剧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展开的故事:医院前就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和手术实操能力。而作为实习期的唯一考验就是:医院领导,你录用医生,是愿意要一个技能高超但不理世事的机器人,还是技能一般但通情达理的普通人?若连以上基础能力(认知理解概念+物体操作技能)都没有,医院(社会环境)愿意接收他的~!若没有社会环境接纳,也就谈不上什么心智提升。所以,那些不注重基础能力培养,只顾空求社交能力的家长们,醒醒吧!能力是社交的敲门砖。那么问题来了,自闭症的心智能力能够提升到和普通人一样吗?在剧中,男主医院实习生,其心智能力提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阶段:提升行为控制力。从最初不顾一切要给人家做手术一意孤行就将患者推进手术室,到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即使手握病床栏杆都出汗了也要等待领导同意,控制了自己的冲动行为。第二阶段:提升心理承受力。由于无法承受患者死亡,也由于幼年心理创伤,男主由最初拿手术刀紧张到手抖个不停全身冒汗,到多次模拟手术练习都“弄死了患者,到最终战胜内心恐惧,可以稳操手术刀。从机械操作手术刀到跨越心理恐惧挽救患者生命,从控制行为,到控制控制心理。第三阶段:提升临场应变力。由于自闭症本身的刻板特点,临场应变是男主的硬伤。从以前不会说谎,到学会使用善意的谎言——好吧,谎言也是一种心智进步。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回击。从不知道如何和患儿家长打交道到应对自如。第四阶段:提升观点评论力。在书本上有医生和患者的定义。女主最初问男主对于医生和患者的看法,他只是死背定义,所以女主认为男主真的是一个机器人,没有自己的看法。但经过亲身经历,女主再次问男主这个问题,男主用自己的话总结了深刻的医生和患者关系。女主认为经考验此人已经变为真正的医生。此时,女主开始逐渐投入自己的感情。第四阶段:提升认同自我的能力。男主开始超没自信,总是活在自己不如人,自己被欺负的阴影里。但是到最后,令我感动的一点是,患者家属因为觉得男主语音语调奇怪要更换医生,他也欣然接受。他知道自己的不足或者特点,接受,并援引为此做出让步。这些,普通人也在逐步提升着。但是,他依然是一个看上去不同的人,不过,没关系,不影响他的工作和生活,这样的心智,那就够了,不是吗?6、成年自闭症会真心的爱上一个人吗?我认为会的。在动物本能的生理反应之上,喜爱阶段是没问题的,即便有点不解风情。那么爱呢?喜欢就是放肆,但爱就是克制。只要有一定的行为情绪控制能力,爱的能力,应该也是可以培养的。但问题是,婚姻阶段的责任与义务,就需要对方努力培养了,一旦形成习惯,应该会坚持的不错吧。本剧聪明的一点是,点到为止,不再上演婚后故事,因为会面临着生育问题。这一点上,还是持保留意见吧。男主喜欢女主,一开始有点像宠物爱主人,又像姐弟或母子,那时候男主不表白是不知道如何表白,并非不想表白。但随着心智提升,他开始为女主着想,开始想自己和别人不同,女主会不会接受,接受了会不会被嘲笑?到了这一层面,他是真的跳出自我,为他人考虑了。我充分相信自闭症成人可以达到这一阶段。因为,我认识很多很多有自闭症特质的成人成功恋爱并结婚。7、当自闭症意识到自己患有自闭症时,会作何感想?当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每个人必然会对比他人,认识自己。那时候,自闭症少年也许会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其实早在给一位8岁自闭症少年的陪读生活中,就已经意识到,只要把他放到普通人的环境里,他就会意识到自己不同。首先就是能力的不同。他会意识到,别人会做数学题,他不会。别人玩游戏时不带他玩。别的小朋友要交作业,他却可以得到老师的特设不做作业。(这种区别对待是不对的)等等。虽然,他不知道自闭症是什么东西,但是,他会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不同。(关于融合的视频课程: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正规白癜风症狀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lzbz/9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