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惩罚法
1.定义:当儿童表现出某种不良行为时,立即对儿童施予不愉快或厌恶刺激(身体的或言语的),从而使儿童表现该不良行为的频率下降直至消失。
2.理论基础:斯金纳小白鼠压杠杆
3.种类:体罚法、言语惩罚法、任务惩罚法、特殊惩罚法(厌恶治疗法)
4.关于惩罚法的问题:
(1)惩罚仅是压抑行为而不是消除行为
(2)惩罚没有提供一个可接受的良好行为模式
(3)部分实施惩罚的人所表现出的攻击行为给儿童展示了一种不好的模式
(4)惩罚所造成的伤害有:害怕、紧张、焦虑以及退缩等
(5)惩罚之后儿童所产生的挫折感会使他们今后更偏离群体
(6)惩罚破坏了儿童头脑中的教师和家长的形象
(7)它鼓励儿童表现暴力行为
(8)它破坏了教师和家长以后与儿童进行积极交流的机会
(9)它会使儿童产生心理上的障碍
(10)它会是受惩罚儿童和目睹惩罚的儿童产生焦虑
(11)它影响了儿童 (12)言语的惩罚经常恶化为诋毁儿童的智力、人格和尊严
(13)教育者因自己的事情迁怒于儿童
(14)执行惩罚不公平
(15)实施惩罚不注意选择场合和地点儿童尊严
(16)对儿童执行惩罚时,夸大错误:将行为上升到人品,夸大孩子的错误,实质上是在暗示孩子朝那个不好的方向发展
(17)将惩罚变成了让儿童服从成人的手段
(18)在儿童接受惩罚时,没有实行监督
5.原则:
(1)儿童首次表现某种不良行为时,教育者应先尝试其它的行为改变技术,而非惩罚法(2)儿童屡次表现某种不良行为而且使用其它方法均无效时,可以应用适度的惩罚去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
(3)对于儿童的某些不良行为可能会伤害自己或他人,例如儿童玩火或者借助外物伤害其它儿童时,可以应用惩罚法
(4)对儿童实施惩罚后,要告诉儿童惩罚的原因,让儿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惩罚
(5)惩罚之后注意在平时与儿童建议更亲密的关系,避免留下伤痕
6.实施步骤:
(1)明确行为守则:认真分析哪些行为是不可以发生的,明确告诉儿童不能发生哪些行为(2)将行为守则贴在醒目处
(3)教儿童学会良好的行为方式
(4)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儿童将受到惩罚
(5)惩罚执行后,让儿童了解自己受惩罚的原因
(6)让儿童示范良好行为,强化行为的正确方式:让儿童自己用语言将正确行为表述出来,再让儿童用行为示范
八、隔离法
1.定义:当儿童表现出某种不良行为时,暂停儿童正在进行的活动,将儿童从受到正强化的环境中带到一个不受正强化的环境,并让该儿童在那里待上特定的时间,由此来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正在进行的活动:儿童原意从事的活动,但并不是不良行为发生的原因受到正强化的环境:儿童原意在的地方,是让儿童感觉愉快、高兴的场所不受正强化的环境:儿童不原意在的地方,是让儿童感觉单调、乏味的场所,但并不是害怕得场所若是环境原因导致不良行为,则需对环境进行控制
2.理论基础: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趋乐避苦
3.条件:
(1)儿童对行为规则真正理解
(2)隔离区要求:有灯光、椅子,无危险物品,四周无装饰物
(3)真正隔离
(4)时间恰当
(5)阶段性评估
4.实施步骤:
(1)确立将要消除的目标行为
(2)合理选择适当的隔离法:观望式隔离、排除式隔离、绝缘式隔离
(3)确定隔离时间:1岁一分钟,不超过10分钟
(4)将行为改变计划告诉儿童
(5)一旦不良行为发生,立即进行隔离:少于10个字,少于10秒钟
(6)记录隔离时的相关信息
(7)解除隔离后,让儿童明白自己被隔离的原因
(8)让儿童示范良好行为,强化行为的正确方式
5.应用范围:2-12岁,合群儿童,尤其争吵等不良行为隔离记录表儿童姓名:教师姓名:目标行为:进入隔离室时间离开隔离室时间隔离之前儿童从事的活动隔离期间儿童的行为表现隔离结束后儿童将进行的活动
九、行为代价法
1.定义:当儿童表现某种不良行为后,教师或家长将儿童本该享受的某种奖赏或权利收走一段时间,以此达到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2.理论基础:操作性条件反射
3.实施步骤:
(1)仔细分析行为问题:前因、性质与程度、儿童年龄与当前行为问题的关系等
(2)选择收走适当的正强化物:对儿童有激励作用的正强化物、对儿童赋予特殊意义的权利、不影响儿童的正常发展、不侵害儿童的尊严与人格
(3)制定恰当的收走时间:年龄、性格特征等考虑,是暂时收走还是永远收走?
(4)将行为改变计划告诉儿童
(5)一旦不良行为出现,立即收走相应的正强化物或权利
(6)控制各种因素,确保在特定的时间内,儿童得不到该强化物或享有权利。
4.应用范围:年龄5岁以上,有一定认知基础
本文内容转自中国孤独症支援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孤独症,在一起
○
天津如辉特教康复中心的全体老师励志提升多元化教学方法,努力将自闭症儿童康复工作做到最好,同时向曾经帮助过我们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身怀感激之情,我们将继续努力,将自闭症儿童康复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我们一起携手将公益事业做的更好更光明!
机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yfzbz/11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