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使孩子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
(1)用一致认同的名字叫他,切忌随便冠以别名。如他叫小明,那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应该叫他的正名。不要有时叫儿子,有时叫宝宝或明明等。
(2)每次叫他名字后,他有反应,即安排奖励。初时可将食物拿起置于自己的眼旁,才叫他的名字。孩子会被食物吸引而望,一有目光接触,立刻将他的名字与他喜欢和有意思的字句连用,如“小明吃饼干”。如他有反应,即时给他饼干,务使他有愉快的经历。
(3)慢慢将距离拉远,例如在客厅内叫孩子名字,与动词相连,例如“小明过来”。
(4)再拉远一点距离,“小明出来”。等他从房中出来。立刻给予食物奖赏。
(5)也可以叫他过来,玩个喜爱的游戏。
(6)稍后可用小量工作代替食物,例如:帮忙弃置垃圾,使其觉得有意义。
(7)切忌在孩子面前与其他人讨论有关孩子的事,因会不断提起他的名字,会造成他惯性不理会自己的名字。
减少提示的步骤
当孩子不明白指令或不愿意配合时,旁边有多一个人协助,就能使每一次叫他都能成功。
第一阶段:给予身体提示+手势提示+语言提示+眼神提示
第二阶段:身体提示减少(只须轻轻触碰他的身体)+手势+语言+眼神
第三阶段:手势减少+语言+眼神提示
第四阶段:语言减少+眼神
第五阶段:眼神提示减少
第六阶段:能独立完成
以下情况孩子不作回应也属平常,但也应该教导他作正确的回应。
看电视
玩平板电脑
自我刺激
有情绪时
应用在不同的环境
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独立将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在不同环境中,让其他认识的人来训练孩子对自己名字的反应。
家中
学校
户外环境
我们若每天能把握机会,利用环境教学法,在孩子每次吃东西,或参与任何愉快的活动时,给他先配上适当的句子,例如:“小明吃雪糕”。待他有反应时,才把雪糕交给他。每天最少会有十数至数十次教导机会,若持之以恒,定能于数日至数星期内,成功地使孩子对自己的有反应。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yfzbz/11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