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虽有明亮的眼睛,却拒绝与人对视;虽有正常的听力,却不理会呼唤;虽有清脆的嗓音,却不歌唱交谈……他们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
今年4月2日是第12个世界自闭症日,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儿童心理科主任周国岭呼吁,2到6岁是自闭症儿童的黄金干预期,如果家长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自闭症儿童的功能恢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部分自闭症儿童是能够融入社会自立生活的。
游戏治疗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不要错过孩子的黄金治疗期
上周,一对年轻夫妇带着4岁大的儿子小伟(化名)来到周国岭主任的诊室。一坐下,小伟就开始玩弄自己手里的一个塑料水瓶,一会咚咚乱敲,一会很用力地捏。周主任试着和他交流,问他名字,他理都不理,头也不抬。
“周医生,我儿子接连被四家幼儿园劝退了,你帮帮他。”妈妈带着哭腔,陈述起小伟的现状。
原来,在小伟2岁左右时,父母发现小伟不会说话,虽然偶尔会发爸爸妈妈的音,但也不是有目的性叫的。当时,在农村,老人总说贵人语迟,觉得小孩子讲话晚点没关系,以后会好的,也就没留意。
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小伟爸妈带着小伟去幼儿园报名,每次呆了几天,就被幼儿园劝退了。为什么?小伟在幼儿园表现得和其他孩子格格不入。老师叫他名字,他不应,集体活动从来不参加,小朋友偶尔和他有肢体接触,他就会发火打回去。他经常一个人在园区里走来走去,或者蹲在一个地方发呆。有一次,上课时间,老师发现小伟不见了,最后找遍园区,在一个楼梯的拐角底下才找到他,他正盯着角落里的一颗石头一动不动。而时下小朋友们都爱玩的乐高、积木,小伟都不会玩。就这样,小伟因为同样的原因,先后被四家幼儿园劝退了。小伟妈妈只能辞职在家陪着他。眼看着孩子渐渐大起来,小伟爸妈着急了,这才想到带小伟过来就诊。
经过一系列检查和评估,小伟最终被确诊自闭症,被收治入院进行康复训练。周主任说,自闭症一般在生后不久或婴儿早期即有症状,但也有少部分自闭症孩子刚开始是正常的,一般2-3岁之后会有一个语言和行为退化的过程,这导致了家长常不能及时发现,这一点尤其需要引起警惕。
沙盘治疗
家长如何早期识别自闭症?
周主任说,自闭症患者有三大核心症状,即语言交流的异常、社会互动的异常、狭窄的兴趣和行为。自闭症孩子往往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家长可通过以下方式识别出早期的自闭症患儿——
1.自闭症患儿在大部分时间里,不会主动去接近别人,缺乏与人相处的方法和经验,有时还会喃喃自语,答非所问。
2.自闭症患儿有语言交流障碍和明显的社交问题,相当一部分孩子和周围人没有眼神交流。
3.大部分自闭症患儿对玩具不感兴趣,而是常常机械性地重复某种固定动作,如着迷地玩手、看手,或摆弄玩具车的轮子,长时间看旋转的物品。
4.自闭症患儿常常拒绝亲人的搂抱、抚摸,回避亲人对视的目光,表现得冷漠、无动于衷;不能与同龄伙伴玩耍,常常一个人独处,自娱自乐。在幼儿园的集体环境中,老师经常反映他们孤僻离群。
5.自闭症患儿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时,一时不太了解游戏的规则,也不懂得怎么跟别人玩,缺乏交流能力。
《海洋天堂》剧照
医院儿童心理科病区
供稿/医院
转载请注明“健康杭州”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yfzbz/12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