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日,我们在行动关于自闭症,你知

4

2

自08年4月2日起,每年的这一天,被称为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简称自闭症日,今年为第十一届。各大媒体、社会组织、残联机构、社会爱心人士都纷纷发起各项活动:有讲座、义诊义演;有郊游、画展;有共享单车自由行;有游园活动、蓝丝带行动;有点亮蓝灯、穿蓝色衣服行动等各式各样,重点是把大家的眼光吸引到自闭症(孤独症)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身上。这些活动可以让大众了解自闭症,但是更多的常识内容,还是不了解,仍存在许多误会。作为一名从事与儿童自闭症诊疗康复八年的临床医生,经常遇到因为误解而走过不少弯路的家长。以下通过一些小故事给大众解释一下常见的误区:

一个3岁多的小男孩,会说话,但多为重复仿说,会问这是什么,然后自问自答,有时候简单的也能问答。难以对话。多动、爱发脾气来就诊。平时眼神有短暂交流,但对视可以很长。详细询问病史和孩子的行为观察,诊断为轻度自闭症。家长特别难理解,“会说话的孩子怎么也是自闭症?”

其实自闭症儿童的语言有几种类型,第一种是典型的语言落后或迟滞型,也是大部分家长来首诊的首要原因;第二种是会说话,会发常见的音,有模仿语言,能进行非常简单的表达,但互动沟通差;第三种,原来会,如两岁之前语言正常,突然某个时候倒退了,不会说,也要高度的警惕。他们的核心困难都是社交障碍。因此若是这几种情况,应该尽早就诊。

粟医生

某孩子2岁左右诊断为儿童自闭症倾向,家长认为孩子不是典型的自闭症,送到幼儿园就好了,没有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一年后复诊,结果孩子情况严重了,诊断为典型自闭症。

儿童自闭症,按照DSM-5标准,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包括典型的自闭症,阿斯伯格症,非典型的自闭症,无论是哪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都需要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如果不进行科学干预,很可能程度会越来越严重。因此临床上建议只要孩子有预警症状怀疑孤独症谱系障碍,应该立即开始专业康复训练。

粟医生

有一个4岁的孩子,诊断为自闭症,语言能力非常差,只会说单字词约十来个。家长非常着急,给孩子安排了满满的训练课程,一天有四节一对一(每次半小时)全是教语言开口说话,晚上还有三节课。结果孩子一年下来,语言表达和词汇增多,但社交互动非常被动,仍然不会问答,自顾自说,情绪行为还特别大。

康复训练尽量科学系统的进行,社交康复训练是核心,要劳逸结合,有张有弛。该孩子家长犯了两个错误,1是错把康复训练当成是语言训练,忽略了社交互动为基础;2是过于紧张,孩子的时间被安排的非常满,没有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粟医生

某小孩刚诊断为自闭症,2岁半,家长自称从小奶奶带着,奶奶少户外活动,经常关在家看电视。怪罪奶奶带不好导致自闭症的产生,家庭矛盾很严重;

儿童自闭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脑功能发育障碍,病因不明,但是与家人的教养方式无关,与遗传基因关系较大。因此,家人之间相互埋怨责怪是错误的。

粟医生

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在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大范畴里,每一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一个,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因此每一个孩子的康复训练都要根据他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水平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0-6岁早期的康复教育训练能够较好的改善他们的预后。

国家对儿童自闭症康复有补贴。在0-6岁诊断的儿童自闭症,凭诊断证明和相关材料,到户口所在地残联部门可申请资助。目前江门市儿童,若诊断后,4周岁前,凭诊断证明和相关评估结果可申请国家补助,最高每年2万费用的培训。同时还可以申请社保特定病种“儿童孤独症”从年开始约每月补助元。具体门诊咨询专科负责医务人员。

专家简介

粟丽群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认知心理专科负责人,哈尔滨医科大学少儿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硕士,主治医师。从事儿童心理行为诊治、康复7年,擅长儿童孤独症等发育障碍的诊治、家长培训、儿童行为问题矫正等。

了解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yfzbz/12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