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委员们关于自闭症的这8项提案

年省级两会正密集召开,各地如何制定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尤受   今年连方委员的提案之一就是《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儿家庭负担的建议》。她提到,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降低患儿的家庭负担。另一方面,则要防患于未然,增加产前筛查项目,将听力筛查也纳入新生儿筛查范围。此外,建议将产前检查纳入医保范围,使更多人能参与到产前检查,减少出生缺陷。“那是预防方面,而对于已经出现缺陷的患儿,在救治和康复上也要给予   但是,目前我国的康复中心布局并不合理,如果只单纯依靠相关部门建设的几个康复中心,很多孩子还达不到被培训状态。在高龄孕产妇增多、发病率逐渐升高的背景下,积极开展脑瘫和自闭症患儿的康复治疗,合理布局规划康复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人大代表陈婕:建议上海应建立成年孤独症服务体系

市人大代表陈婕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提出,虽然目前上海已建立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及“随班就读”等政策的特殊儿童教育体系,然而当孤独症儿童从9年义务教育及特殊职业学校毕业之后,如何安置则出现了空白。

据陈婕了解,中国孤独症的发病率保守估计为1%左右,14岁以下的孤独症儿童大概有万人,而成年孤独症患者则不少于万人。“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才发现这个病,而这一批孩子现在都已经长大了,他们未来该何去何从?他们的父母老去之后谁来照顾他们?这一系列迫切问题首次摆在了孤独症患者家庭面前。”

她指出,孤独症患者需要长期的托养照料,但目前国家对成年孤独症的政策相对滞后,存在着公办康复机构无力或拒绝接受成年孤独症、民办机构缺乏场地资金支持、专业服务人员和社区康复服务匮乏、父母离去后孩子的托养照料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她认为,这些问题凸显了成年孤独症服务的系统性缺失,从长远来看,应尽快建立完善的成年孤独症服务体系。

安徽省政协委员陈清海:将大龄自闭症患者家庭纳入低保

在今年安徽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陈清海建议,自闭症儿童应得到全社会的关爱,对年满18岁的大龄自闭症患者家庭,全部纳入低保,并发放照料或居家照顾者补贴。

陈清海介绍说,自闭症儿童接受早期诊断与干预愈早,矫治效果愈好。但我国至今还未建立覆盖全国的筛查诊断系统,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专业的诊断人员和清晰的干预路径。大量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医疗建议。由于核心症状持续整个生命周期,自闭症患者终生需要康复照料,且康复费用昂贵,给患者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沈阳沈阳市委员苏东洋:要对残障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

因残致贫是造成社会贫困人口的重要因素,贫困残疾人及其亲属增收困难大、支出负担重,是精准扶贫脱贫的重点和难点。对此,沈阳市苏东洋委员建议要着力做好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致力于保障和改善贫困残疾人生活,开展贫困残疾人脱贫解困攻坚行动。

苏东洋建议,

一是精准扶贫硬件要“硬”。从社会硬件设施上应普遍考虑到残疾人群体的需求,逐步合理配置残疾人康复场所和设施,如新建的道路、广场及住宅小区等公共设施都要考虑到残疾人的方便,规划道路开口处要有坡道等。

二是精准扶贫软件要“实”。要给予应有的尊重与关心,要真用心、真用情、真用力、真服务,真正做到一户不落、一户不漏,用好、用足、用准政策。

三是精准扶贫措施要得当。要着眼“真、精、准”扶贫,对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的残疾人进行精准识别,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行技能培训扶贫,让他们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自食其力;对重度残疾人施行医疗、养老保险参保资助扶贫;对失去自理能力的重度残疾人实行康复资助扶贫;对残疾儿童实行教育扶贫,确保残疾人精准扶贫成效,早日精准脱贫。

北京市残联党组书记郭旭升:政府应该为残障自闭症提供就业机会,而不应该只是兜底

今年,郭旭升委员将提案建议,将残疾人看成一个社会的平等主体。作为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郭旭升提到,在残疾人就业方面,北京在各方面做得总体不错,在全国都是领先的。

郭旭升表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都倾向于高学历、高素质、身体健康方面,但有些领域残疾人反而可以做得更好,比如盲人,根据替代效应,盲人的听力高于常人,所以很多调音师都是盲人,做得很优秀。而且残疾人对待工作机会很珍惜,做事努力、认真,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在郭旭升看来,残疾人的确存在就业面窄的问题,要想更好地促进残疾人就业,需要政府的主导、社会的协同合作和残疾人个人的奋斗。政府应该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但是不应该是政府兜底。整个社会对残疾人的认知要改进,将残疾人群体当成一个平等的主体对待,去尊重他们。

淄博市政协委员李逢春:希望政府部门加大对智力障碍残疾群体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yfzbz/127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