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及障碍

孤独症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及障碍

JINSESHIGUNAG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同样需要经历上述过程。但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的每个阶段或某个阶段发育迟缓,且有较大障碍。这种语言发育的迟缓和发展的障碍在每个孤独症儿童身上都有不同的表现特征,总体上还是表现在语形、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粗略地概括如下:

言语发育落后或言语缺失

有相当一部分孤独症儿童到了咿呀学语阶段没有发展出言语,或者言语发展延迟,甚至少部分孤独症儿童终身没有言语。部分孤独症儿童言语发展过程中,其言语清晰度、句子长度、语音语调、语速、音量、言语表达时的抑扬顿挫等方面表现出异常。

语义学习障碍

比如,在孤独症儿童中常见的模仿性语言,就是语义理解障碍的表现形式之一,常被称为“鹦鹉学舌”。

包括即时性模仿语言和延迟性模仿语言两种形式。即时性模仿语言是指周围的某个人说了某些话后,儿童立即全部重复或部分重复这个人的话,就像“复读机”一样,刻板地复述。比如某人问他:“你是谁?”他会即刻说:“你是谁?”家长指着一位女士对他说:“叫阿姨。”儿童即刻说“叫阿姨”,等等。延迟性模仿语言是指在某个特定或不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情境,儿童有意或无意地重复之前所听到或看到过的某些话,如喋喋不休地重复某些字、成语、句子、整首诗或是歌曲,或者是某个人在之前的某个时候对他说过的话,儿童当时并没有反应,在事后的某个时间有意无意地重复出这些话。

孤独症儿童的这些模仿性语言有些有其沟通的意义,有些不具备沟通意义。这种语言形式的出现,与他们对语言符号的意义的理解障碍有关。

关于孤独症儿童语义方面的理解障碍的表现还有很多,再简单举几个例子,如:最基本词汇(如名词、动词)的辨别困难;“你”“我”“他”等代词不分;肯定和否定的意义不明确;等等。

语用方面的障碍

这方面的障碍多与孤独症儿童对语义的理解程度有关。如:在提要求、回答问题或对话时机械性地模仿书本上的话、电视上的台词、某个相同或类似情景下他人的语言等;表达与情景、意愿不相适应;用词错误;不会提问题或刻板、重复地提一个相同的问题,等等。

金色时光

语言训练课

适应人群:各种病因导致的语言发育迟缓、单纯性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社交性语言障碍以及理解性语言障碍(如:你我不分、仿说)的儿童。

训练方法:一对一个性化训练:一人一方案;三段式评估体系(初级评估、中段评估、终级评估),家长课堂。

-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yfzbz/128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