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闭症女儿护送至高三毕业,老师妈妈还影

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91512.html

前两天,在大米和小米推送了《和自闭症女孩做同班同学是种什么体验?毕业后,6名普通高中生写下的回忆让人深思!》一文后,很多人都表示被这个融合故事暖哭了。

也有人好奇,作为一名老师的妈妈柯茜,是怎么获得这么多普通学生支持的,就是因为当老师的“特权”吗?一路在普校从幼儿园读到高中后,亦然现在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带着同样的疑问,大米和小米编辑去到了汕头,去到了亦然曾就读的学校,带来了今天的文章。

01比率高达1%至2%

学校老师、校长却不知道何为自闭症

第一次带女儿到康复中心训练,柯茜站在教室外默默流泪,“有点可耻的是,当时看到康复中心有这么多自闭症孩子,我心里竟然莫名安慰了许多。”

事实上,自闭症并不罕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自闭症孩子的比率高达1%至2%,但即便这样高的比例,社会对于这个病因未明的群体依然普遍误解或陌生。

柯茜和女儿亦然

在生养女儿之前,柯茜的人生顺遂,从小得父母宠爱,被哥哥们照顾,大学毕业后又与青梅竹马、意气相投的李先生步入婚姻殿堂,工作也遂心愿,就在离家不远的中学。

但是当女儿被诊断后,她的人生突然拐向了另一个超乎预期的方向,原本熟悉的、岁月静好的世界,竟然需要莫大的勇气去对抗、去面对。

柯茜始终记得,小时候带亦然出门的各种狼狈:在超市排队排久了,亦然就开始大哭大闹,开着摩托车带她的时候,她会半路就要跳下来。

“家长很狼狈,再加上旁边每一个路人奇怪的眼光盯着你,是真的很崩溃。”柯茜说。

更艰难的挑战在孩子入学道路上,尤其是上小学后,学校校长、老师都没接触过自闭症,状况百出的亦然被一再委婉劝退。柯茜和丈夫只能厚着脸皮,请求“试试再试试”,就这样坚持了9年。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终于遇到了越来越理解、接纳亦然的校长、老师和同学。

“了解是理解的前提。”柯茜逐渐意识到,亦然与外界相处的挑战,一方面来自于她自身的障碍,另一方面来自社会对这个群体普遍的忽视和不理解。

因此,从很早开始,在柯茜的人生中,就已经多了一项天然的使命——让更多人看见和了解自闭症。

02作为老师的“特权”在汕头聿怀中学这所百年老校里,柯茜属于很受学生欢迎的那一类老师。她好像就是为这个职业而生。回忆起她的语文课,许多被教过的学生都能眉飞色舞地讲述出那些记忆深刻的场景,因为她的语文课总是生动、风趣、多样化,让人充满参与感。有了一个自闭症孩子后,柯茜没有放弃工作,但她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比起以前,她更能接受学生的“不能”,更乐意花功夫了解学生们的所思所想,而不仅仅是成绩。

柯茜在阅读学生的作文

柯茜办公室的老师们,关系也非常好,大家总是互帮互助。有她们搭一把手,柯茜得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照顾亦然上。而柯茜的自闭症科普倡导,正是在这样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开始的。柯茜从不介意向学生们分享亦然的情况,但凡她教过的学生,都知道,柯老师还是一位自闭症孩子的妈妈。学校的很多活动,柯茜会主动参与、合作,加入包括自闭症在内的特殊需要群体关爱主题。课上,柯茜会设置相关的话题讨论,引导学生们把视角放到残障领域里去。校外的很多自闭症公益活动,柯茜会鼓励大家参加,她自己也会身体力行,带着亦然和学生们一起参与。很多学生回忆,他们对自闭症等特殊需要人士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yfzbz/132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