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你眼中孩子的“情绪问题”、“行为问题”,也许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
为什么?怎么办?
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部动画短片,里面解释了自闭症孩子大脑与行为之间的联系,简单通俗有用。整体时长2分01秒,不费流量,放心看。
05:32正如影片所展示,如果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大脑带来的bug,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除了给予爱、理解和耐心,还可以做什么?
根据台湾义守大学张绍霞教授的介绍,目前,国际主流的面向特殊需要人群的治疗师有行为分析师、职能治疗师、语言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及心理师。
今天,我们就请来张教授、OT督导、自闭症孩子家长来跟大家掰开揉碎了讲一讲,职能治疗师是如何为自闭症孩子服务的,以及,什么样的孩子需要职能治疗。准备好了吗?访谈开始!嘉宾|张邵霞台湾义守大学职能治疗学系教授
刘梦兰大米和小米OT督导欣欣爸3岁自闭症孩子家长
大米和小米:张教授,请问什么是职能治疗,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生僻,您能具体讲解一下吗?
张绍霞职能治疗,英文为OccupationalTherapy,简称OT。通俗来说,我们活着的人所从事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都叫职能,比如吃饭、睡觉、工作、上学、游戏等等,这些都是“职能”。自闭症儿童由于大脑神经发育障碍,沟通方式、行为模式都异于常人,所以,我们要搭建一个桥梁,跟他们连接起来。而职能治疗,就是职能治疗师为自闭症儿童搭建的一座桥梁。实际上不只是自闭症,脑性麻痹、发育迟缓、智力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行为及情绪障碍儿童都是职能治疗师的主要服务对象。大米和小米:那么职能治疗师在面对自闭症儿童的时候,是如何“下手”的呢?张绍霞其实我们不太看诊断,主要看功能。当一个自闭症儿童来到我面前,我更注重的是他的日常生活功能,游戏技巧如何,社交技巧如何,这些功能有没有影响他的独立、学习、有没有影响家庭的生活…如果有,我们就想办法,用各种方法改善孩子这些“受损”的症状,让孩子和家庭的生活尽可能回归正常。大米和小米:说到这里,我想请出欣欣爸爸来分享他和欣欣的经历,也许对看文章的家长来说更具体。欣欣爸欣欣2医院被诊断为疑似自闭症,那时候最让我头痛的就是他情绪和行为的问题。
当时欣欣只要进入任何陌生环境都会大哭大闹,周末我他带去商场,进门他就得往外跑,无法和别人有拥抱、握手等方面的肢体接触,也不能接受剪头发、剪指甲,其他在跑跳爬等方面也不行。
一开始我也不懂,后来左打听右打听,大小米的其他家长跟我推荐了OT,说,你可以带欣欣试试。
刘梦兰当时我们给欣欣做评估,他进教室就大哭,上下楼梯、扔球踢球等大运动项目只能勉强完成2个,比其他小朋友难多了。最后我们评测下来,2岁3个月的欣欣,整个身体在不同部分发育发展的能力在11个月、17个月之间,比同龄人落后很多。而感觉统合功能的失能,也导致欣欣对复杂和陌生环境敏感。对了,欣欣还有很典型的W坐姿,是由于躯曲张力低引起的,这在自闭症孩子中也很常见。肌肉张力低、运动能力差、感统失调、骨骼发育落后等问题容易引起W坐姿大米和小米:你们是怎么对欣欣做干预的?刘梦兰和欣欣爸爸讨论后,我们制定了以6个月为周期的长期目标和当下要解决的短期目标,每周上五次课,每次80分钟。
很多人对OT有误解,以为拉着孩子在大龙球上跳跳跳,在攀爬架上爬来爬去,做一些运动就是OT。实际上,我们很强调对孩子情绪与社交互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yfzbz/15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