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条对话·59
李隽辉,山东青岛人,曾在青岛担任报社摄影记者,现为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擅长纪实类专题报道,曾获新浪图片“摄氏”年度摄影师、“金镜头”年度潜力记者等称号。
在接受采访和做自己的专题报道之间,他把优先级给了后者。7月11日的时候,他还在江苏宜兴的村子里报道水灾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7月20日,估摸着他应该结束采访回北京了,本报专栏作者孔繁利“抓住机会”,与这位“把爱好发展成工作,同时,又能像爱好一样地投入工作”的年轻记者进行了对话。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的,正是他对摄影记者这份工作的热爱与坚信。
孔繁利:你的图片专题报道做得不错,故事性特别好。有没有什么挑战?
李隽辉:我喜欢拍摄专题,平时工作任务不多的时候会想要找一些选题来拍,有不少是同行的好朋友给的,只是我去完成了。现在做专题会有比较大的压力,中国青年报有很好的专题报道传统,所以只能每个题目都尽心尽力,不敢松懈,怕出纰漏。其实每个专题对记者来说都是新鲜的,所以挑战多来自之前的准备工作和现场的应变吧。
缅甸内战三年,克钦族被挤压到了中缅边境的区域。年10月24日,一位克钦族老人在国际救援组织提供的帐篷外的柴火堆上睡觉。冬季快要来临,每家每户都预备了大量的柴火-《克钦,没有国家的民族》李隽辉摄
孔繁利:关于现场的应变,有什么具体的例子么?
李隽辉:比如说这次洪灾,我之前并没有接触年特大洪水那样的现场,所以就从现场方面的内容转成了“软”一点的内容,怎么治白癜风白癜风专科诊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yfzbz/6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