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xxx男3岁整诊断为ASD。可独站独行。初次来OT治疗室时,由于对周围坏境不熟悉,则表现哭闹,情绪焦躁,甚至咬人。依赖母亲,只有短暂的眼神交流,并无故破坏东西;喜欢长时间自身旋转;不停的开门,关门。偶有尖叫单调重复的只发出一个音,只对治疗室里的蘑菇钉感兴趣,对音乐较为敏感。
治疗方案:
①问题行为分析:语言表达能力不佳,情绪不稳定,兴趣爱好狭窄,行为不主动;依赖性强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
②确定靶行为:改善情绪,缓解紧张。可独立完成治疗项目。
③训练目标:长期目标:改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语言发育。
2)短期目标:作业活动内,运用节奏训练敲打电子琴,训练节奏感,缓解紧张烦躁不安的情绪。运用蘑菇钉的穿插和患儿交流,加强注意力及自我表达的训练。
④治疗方法:选用趣味性的方法发展自闭症儿童非交流性语言的能力,通过“仙人球”的接插组合,训练患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患儿的美感;通过蘑菇钉来穿插成各种不一样的图案,(如小房子,猫,花朵)训练患儿的模仿与注意力;拉着患儿的小手进行有节奏的打拍子,进而拉近与治疗师的距离并接纳。通过打锤子的力度改善患儿的情绪问题;运用小儿电子琴即兴演奏不一样的小儿歌,可以平复,疏导患儿自身紧张,不安,烦躁的异常情绪。
注: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需要在经验的基础上变换新的技巧以应对突发行为对治疗的干扰,我们要有这种心理上的接收,技术上的准备,才能引导自闭症儿童不断进步。还要告诉家长鼓励患儿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提高自信心,循序渐进的进行教育;指导患儿学习任何一项行为及能力,使他们对范本行为产生兴趣,做好范本行为的决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yfzbz/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