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位有自闭症的儿童,不管对老师或对家长而言,都是一大挑战。虽然自闭症童普遍被报导为无法融入团体生活,但Slotta()则叙述一位自闭症童在一个愿意接纳他的班级里,敏感、友善、愉悦、知足,在自己的世界里舒适、幸福,对班上其它同学有时候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教育;国内学者杨贵芬等()为自闭症童作社会情绪技能训练时亦发现,一般普遍被报导为缺乏同理心的自闭症儿童在老师手受伤时虽然不会说什么,却过去摸老师的手表达安慰!也就是说,在特殊教育这条路上,我们相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适合的方法与不会教的老师。
真正以自闭症为教育及训练对象而发展的系统化教学,在六0年代后慢慢推广开来,至今,相关的教学与治疗方法无数。以德国为例,依科学咨询委员会全国自闭症童联盟(WissenschaftlichenBeiratdesBundesverbandHilfefürdasautistischeKind)Dalferth教授的指出,至少有三十种方法(Baron-Cohen,Dzikowski,Janetzke,Wei?.In:Dalferth,)被用在自闭症的介入上,而其中较有效率的有十种方式,先为家长介绍第一种:
10-1注意力交流法Aufmerksamkeits-Interaktionstherapie,AIT(Hartmann)
Hartmann等人在年障碍教育及心理学期刊中(ZeitschriftvonPaedagogikundPsychologiebeiBehinderung)曾发表一篇“AIT对幼年自闭症者有效吗?“的研究,内容比较AIT与BT(BehavioralThearpy)介入年幼自闭症童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AIT对孩子有明显帮助,BT则仅有些微帮助。AIT是年儿科医师并心理治疗师Hartmann所创,这个方法尤其是针对孩子无反应、无目光接触而设计,理论基础在于使新事物成为熟悉物的双系统论(Zwei-System-Theorie),目的在于与自闭症者建立关系。鉴于自闭症者对新事物的抗拒性,一开始关系建立期,治疗者会像“镜子“一样先模仿自闭症者的行为及腔调,接下来便开始做细微的变化,让自闭症者不至于觉得受到威胁或感到害怕,而是出于好奇开始模仿治疗者的行为。慢慢的让自闭症者习惯新事物,不再产生排斥,就成了熟悉的事物了。临床指出,这样的方法使得自闭症者沟通能力增加、更能融入周遭环境。家长或教师亦可在这一理论基础下针对孩子比较排斥的活动作这样的安排。
10-2关系疗法DifferentielleBeziehungstherapie(Janetzke)
这个治疗是年由汉堡的心理学家Janetzken所发展出来的,治疗的重点在于关系的建立(Koch,)。根据Janetzken的报导,这个方法尤其适合用在小孩子身上,至于青少年及成人则效果不彰。此治疗理论的基础则建立在自闭症者亦有沟通需求的假设上,也就是说,Janetzke认为有自闭者跟他人不一样的地方并非在于他不想要表达他的意见或想法,而是不会用大家惯用的方法,如语言、表情等方式与他人沟通,再加上自闭症的原因不明、表现出来的特征多异,如何理解或找出有自闭症者与他人沟通的方式并与其建立沟通的管道便是治疗的关键。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会先扮演一个可以在有自闭症者周围受支配的“物体“的角色陪伴在旁,以取得患者的信赖,再慢慢影响患者行为,在治疗的过程中,若患者对治疗师与其建立的关系感到满意,独立性及适应力会增加,慢慢与他人建立社会关系。笔者认为,这个治疗的基础与对自闭症文化(见TEACCH)的理解与认同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自闭症者无法主动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因此由治疗者扮演跨越这道藩篱的角色,搭起沟通的桥梁,并引导有自闭症者逐步走出自己的文化圈。
10-3感觉统合治疗SensorischeIntegrationstherapie
-感觉统合治疗SensorischeIntegrationstherapie(Ayres)
感觉统合治疗是目前医疗体系中最普遍被运用的一种治疗方式,由南加大教育心理学家Ayres于六0年代起为帮助学习有缺陷的儿童渐渐发展而成,举凡发展迟缓、脑性麻痹、学习障碍、过动或自闭、动作不协调、注意力缺陷、语言及沟通障碍等(罗钧令,),都可以藉由感觉统合达到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减轻感官功能异常,或使其正常,它几乎成了治疗的代名词。它的理论基础在于感觉动作的发展乃个体心智发展的基础、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在个体年纪越小时再造的功能越佳(Karchetal,),若能给予各感觉适当的刺激,以增加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使个体做出适当的反应,再经过大脑的整合,个体的功能就能得以改善。在德国,对于尤其不喜欢让人触碰或需要过度刺激的自闭症者会特别用感觉统合的方式加以治疗。治疗者会尝试用各种不同的介物、不同的力道触碰有自闭症者,找出其可以接受刺激的领域,再慢慢增加或减少其接受刺激的强度及广度,使其能做出适当反应,达到改善功能的目的。
像中心有个孩子喜欢沾口水黏身体、不断的自我刺激,感觉统合对他会很有帮助!但是感统不是只有到治疗师那才能做,教你们的大肌肉单元里就有很多感统的单元,最简单的则是家里买个大龙球,或是到公园、学校、麦当劳游戏区,别忘了,生活中,时时把握机会给孩子多一些刺激、创造可能!
10-4与身体运动有关的治疗(运动、舞蹈治疗等)K?rperbezogeneVerfahren
今天收到一封家的mail,说儿子最近好像开窍了似的!这位妈,儿子能开窍,我想是你每天花10-15分钟用我们的方法教的结果喔!你的儿子,之前,我不是说你不爱他,虽然在中心有老师在教,可是你并没有真正自己花时间用方法教育他,他也就显得懒散不学习。现在,你们的互动增加了,儿子感觉到你的真心,开始向前进了呢!
另外一位妈则告诉我,她每天都跟孩子做瑜珈,带去做治疗在等的那段时间,他就跟孩子在地板上拉来拉去、做互动,孩子之前从来不会主动跟她有眼神的焦集,现在会了!!
多么令人高兴啊!!真的是跟你们一起高兴喔!我要说,孩子很棒,妈妈更棒,要继续喔!!今天就顺便介绍我们的运动治疗吧
-与身体运动有关的治疗(运动、舞蹈治疗等)K?rperbezogeneVerfahren
运动治疗是水疗发明者Kneipp(亦是今日最知名之草药及天然产品的品牌)所主张的五大自然疗法之一,也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中最常被使用的一种,目的在于发觉或活化身体的潜能,以改善日常生活。
运动治疗的项目非常多元,可以个别的或团体的方式进行,举凡走路、跑步、骑脚踏车、有氧、球类运动、游泳、体操、瑜伽等,都可以作为治疗的方法。运动治疗的目的非关乎竞赛或成效,而是要在过程中达到身心愉快、心灵释放、舒适自在,进一步改善身体状况,如耐力、活动力、体力、协调能力等,使个体对自己更有自信、增加与人沟通的能力、避免忧郁等(Bornkamp-Baake,)。
规律的运动可以说是预防疾病、维持身心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运动治疗的介入可以视个体状况的需要及喜好而选择运动项目、时间及次数。对于大部分的幼儿而言,运动与游戏是不可分的。而笔者认为,幼儿参与运动的目的往往与成人不同,成年人可以因为知道此项运动有益健康而乐于进行,幼儿则否。尤其对自闭症童而言,游戏的功能及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出自本身意愿的参与。所以家长及教师在设计课程引导参与的过程应避免功能取向而强迫幼儿进行练习,可配合其它介入方式,如关系疗法或注意力交流法,渐渐引导幼儿参与,达到治疗的目的。
家长们在引导孩子做瑜珈时应该发现到了,你样教他做瑜珈时态度是温和的、眼神是充满温暖与关怀的,孩子几乎都乐意配合你们ㄟ!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相信,你的孩子会因为你的用心而更棒!
10-5音乐治疗Musiktherapie
音乐治疗属于众多艺术治疗方式中的一种,顾名思义就是以音乐介入做为身体的、心理的或精神上的治疗,临床上明显与药物或物理治疗不同,但功效则可媲美医学介入。它的理论结合了心理学、人智学、行为认知学、教育与人类学等多元科学,治疗时可以以单独或团体进行,方式则可以是主动性的或接收性的(Aissen-Crewett,)。所谓主动性的音乐治疗是指由患者参与乐器演奏,至于演奏何种乐器则由治疗师依情节、主题设计,演奏的曲目通常是即兴创作而来。因为此项治疗并不要求患者需具备任何音乐基础或做任何事先训练,所以常常以较易上手的打击乐器为主。患者不一定要懂音律,而是在乐器演奏的过程中释放紧张情绪、提升注意力,达成沟通的目的;接受性的音乐治疗则是由治疗师演奏乐器或是以播放音乐的方式进行治疗。
音乐治疗最常用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至于儿童部分则以发展迟缓、行为障碍、注意力缺陷或是恐惧症、忧郁症等(Frohne-Hagemann,)。目前德国共有四个音乐的治疗研究中心,其中德国音乐治疗研究中心(DZMe.V.)同时也是全欧洲最大的研究机构,但音乐治疗在德国除了少数经过核准的诊所以外,大部分仍需由家长自费。
10-6行为疗法Verhaltenstherapie
行为疗法可以说是所有疗法中最有名、最常被用在教育上的一种方法,包括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理情行为疗法或是行为改变的技术,目的均在于帮助个体有能力帮助自己。行为疗法,顾名思义就是要从行为着手。首先,必需确定,哪些是所谓要戒除的问题行为或是需要被改变的行为后,再介入行为利用增强进行制约达到改善行为的效果(Sloane,)。在德国,行为疗法通常以用在日常生活技能的改善为主,例如穿衣、脱衣、如厕及卫生习惯的养成等日常生活,以及生活礼节与社交行为。而进行行为改变的场所也都与日常活动范围有关,例如公交车上、邮局、游泳池等等。惟因需要修正或戒除的行为与个体的意愿相左,有时候反而会造成反效果。因此家长与教师在进行此方法时应善做纪录,以了解孩子是否真蒙其利。以下为简单的纪录表格,供家长参考:
日期问题(目标)行为发生时间原因问题行为描述备注
日期介入方式介入时间介入后行为描述备注
10-7职能治疗Ergotherapie
职能治疗可以说是感觉统合治疗的进一步运用,是针对动作技能及感官动作、神经心理及生理、社会心理功能有障碍或缺陷者所设计的一种有目的性的日常生活活动,以改善、重建或补偿其功能,获得生活上最大的方便及独立性(Hagedorn,)。德国最早使用职能治疗是在二十世纪20年代初期由Simon医生为精神病患所设计的工作治疗。职能治疗运用的范围甚广、内容则非常的生活化,例如,要改善儿童手眼协调功能,可以设计绑鞋带或扣扣子的活动。除了最常用于儿童发展与学习方面功能的改善如自闭症、发展迟缓、脑性麻痹、感觉统合失调、注意力缺陷过动、学障、情绪障碍等,也用于成人的生理及精神治疗。治疗通常视个案的状况再依Bobath,Ayres,Castillo-Morales,Affolterr及Montessori等的理论为基础设计适合个案的促进计划。而在治疗的过程中,家长的参与,也就是家长与治疗师一起合作被视为必要过程。
所以,我们的教育组,也就是大小肌肉组,其实也可以说是职能治疗,因为我们所设计的每一个活动都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日常生活活动。之所以教导家长这一套教材,是希望家长能对自己孩子的发展有所认知,并且进一步正确的、有系统的与孩子活动并达到目的。这个目的可以是孩子的发展更进步,也可以是亲子互动更和谐;可以是家长对幼儿发展更有概念,也可以是在家就能做治疗。
但是,要提醒各位家长的一点是:没有仙丹、万灵丹!!
我们的自闭儿可以单凭某一种介入方式就能治愈的吗?有这种东西吗?没有!!甚至是,这一个孩子以这种方式介入有效,并不代表另一个孩子以这种方式介入也能达到同等功效,这也是自闭症者教育困难及具挑战性的地方。往往,一个好的介入方式是一套的,或许是A加上B,或许是A加上C、、、,必须依每一个孩子的兴趣、能力等来量身订做的!
虽然没有仙丹,但是我想,我们的smallsteps跟瑜珈应该是不错啦、、想到这里,心情就好一点了,早上被体育中心那个很可恶的凶老头守卫搞坏的心情、、、我只不过是要问他可以不可以让我把瑜珈垫先拿过来放在这里,因为我晚上有瑜珈课,可是我得先进城里的健身房上课,不要背一大堆东西跑来跑去、、、话都不让我说完就瞪我,开始骂骂骂、、、我想他的人缘跟身体一定不好!!算了吧!
10-8药物治疗Medikament?seTherapien
必须说明的是,目前并没有“治愈”自闭症的药!而药物治疗被视为必要,乃鉴于许多自闭症童出现忧郁、焦虑、过动、注意力缺陷等副症状;另外,也有为数不小的自闭症者伴随癫痫,因此会用药物治疗。依德国特殊教育网(北京中科曝光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yfzbz/8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