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简称孤独症或自闭症。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孤独症)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儿童自闭症(孤独症)相关知识。
概念
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
病因
儿童孤独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具有生物学基础的心理发育性障碍,是带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特定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疾病。遗传因素是儿童孤独症的主要病因。环境因素,特别是在胎儿大脑发育关键期接触的环境因素也会导致发病可能性增加。
起病年龄
儿童孤独症起病于3岁前,其中约2/3的儿童出生后逐渐起病,约1/3的儿童经历了1~2年正常发育后退行性起病。
临床表现
儿童孤独症症状复杂,但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核心症状。
1.社会交往障碍。儿童孤独症儿童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他们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也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具体表现随年龄和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与同龄儿童的交往障碍最为突出。
2.交流障碍。儿童孤独症儿童在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方面均存在障碍。其中以言语交流障碍最为突出,通常是儿童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3.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儿童孤独症儿童倾向于使用僵化刻板、墨守成规的方式应付日常生活。
4.其他表现。除以上核心症状外,儿童孤独症儿童还常存在自笑、情绪不稳定、冲动攻击、自伤等行为。
5.自闭症的早期警示:不看或者少看、不应或者少应、不指或者少指、不说或者少说、不参照、不显示、炫耀;不点头、不摇头、不寻求安慰、该怕不怕、该笑不笑、该哭不哭。
早期干预治疗
儿童孤独症的治疗以教育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因儿童孤独症儿童存在多方面的发育障碍及情绪行为异常,应当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采用教育干预、行为矫正、药物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
早期教育康复
1.孤独症的最佳干预期一般来说,8岁前是孤独症的最佳干预期。其中,3岁前是孤独症儿童语言学习的黄金期。年龄越小,大脑发育的可塑性越大,所以早发现、早干预是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最重要的基本策略。
2.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包括几个部分?
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包括基础学习技能、学习能力、自理能力、运动技能四个部分。基础习技能指的是孩子对于视觉方面的观察和手眼协调能力;语言的理解、表达和沟通能力;游戏技巧、社交技巧、小组活动的配合程度以及生活常规的执行能力。学习能力指的是孩子认字、写字和数学这三方面的能力,一般针对实际发育年龄在四岁或以上的孩子。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从孩子一开始接受训练就要贯穿在整个训练计划里,自理能力包含了穿衣、进食、梳洗和如厕的能力培养。运动技能方面,我们要在康复训练中确保孩子的粗大运动(跑、跳、扔球等)和精细运动(串珠、搭积木、扣扣子等)都得到充分的练习。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可疑症状
请及时彭阳县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部进行专业的咨询与筛查
供稿:儿童保健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j/12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