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发现孩子自闭症倾向并不难,因为儿童在两三岁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症状。可很多的家长因为不了解自闭症,常常忽视孩子的异常行为,或把异常行为归咎为调皮、听力差、发育晚等,导致病情延误。
那么,到底自闭症有怎样的行为特征和表现呢?
01行为特征对外界的反应异常自闭症孩子对外界的反应异常。他们可能对声音、光线和触觉反应过分冷淡或敏感。这些行为都会阻碍他们留意周围的事物,影响正常学习。较为被动自闭症孩子一般都较被动且容易分心。在学校里,往往需要别人详细的指示和协助才会懂得表达自己的要求或作出适当的回应。容易对事物产生恐惧部分自闭症孩子会对一些普通的事物产生恐惧,例如听到某些声音便会大叫,看到某种东西便会十分害怕。然而对真正有危险的事物的警觉性却不大。未能遵守规则自闭症孩子很多时都未能如一般孩子透过观察来掌握玩游戏的技巧。他们在游戏时往往不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所以较少参与集体游戏。不恰当的行为自闭症孩子往往需要不断的提示,才能掌握在不同情境的恰当行为。例如自闭症孩子有时会鲁莽地公开指正别人的错误。自我伤害或破坏的行为一般自闭症孩子都不会主动伤害或破坏事物。但由于他们有沟通和人际关系的障碍,再加上一些固执的行为,因而可能当他们坚持要做某些事情而遭受别人阻止时,或被要求做一些他们不能处理的事情时,他们便会做出一些破坏或自我伤害的行为。02行为表现一些专家认为,自闭症孩子有一套与别不同的「文化」,他们很难理解我们日常沟通方法。他们好像有自己的语言,需要别人来诠释。
以下是自闭症学生的典型障碍和可能出现的行为表现:
老师和家长必须明白及体谅自闭症学生的障碍,才较容易应付他们的行为问题。自闭症学生的行为问题,其实是上述核心障碍的表征。解决了一个表现问题后,另一个表现问题又可能会出现。老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尝试降低学生面对的障碍,但无需因为行为问题不断出现而感到气馁。03如何处理行为问题发掘专长
我们的注意力往往会放在孩子的问题行为上,因而忽略了他们的专长、能力和其他方面的优势。随之而来的,便是一连串的焦虑、抱怨和担忧,甚至对问题的了解也有偏差,令干预工作更难顺利进行。因此,治疗师和家长应在问题行为开始干预教学时,尝试透过发掘孩子的专长、兴趣、喜好和能力,例如记忆力强和拼字能力较佳,从中加以鼓励,使孩子能有更多正面的行为。
鉴定问题
透过对行为的描述来鉴定问题会较为清晰,对干预学习也较有帮助。对行为的描述越具体和仔细,便越能准确地反映问题所在。
培育「替代行为」
对于处理自闭症孩子的问题行为,可采用「替代行为」策略。「替代行为」是以正面的手法鼓励自闭症孩子作出其他行为,借以代替有问题的行为,这种做法能够较直接阻止问题行为。先考虑自闭症孩子的专长、兴趣、能力和喜好,尝试以他们喜好的事物作为奖励,引导他们以适当的「替代行为」来表达自己。
有意义的奖励
治疗师和家长要挑选出对孩子最具影响力的事物,作为奖励。奖如果要有效果,必须让孩子明白其中的意义,并知道所得的奖励是可靠和可预计的。
循序渐进
自闭症孩子的固执,往往令他们难于适应转变。因此,要改变他们的行为,最好是循序渐进。例如,小明每逢集合时间都会尖叫,那老师就可以先尝试找出小明尖叫的原因,例如是操场人数众多导致小明带来了压迫感。老师刚开始每逢集合时间可陪同小明在操场外远处看书。过了一段日子之后,老师可逐渐拉近孩子与操场入口的距离,直到小明能够安坐于操场内的边缘。
更多相关内容点击下方文章链接查看:
孤独症儿童在家可以做融合教育吗?
从黑暗走向光明,特殊儿童的妈妈需要多大的毅力!
融合教育前的必备技能,你家孩子掌握了吗?
孩子言语发育迟缓,爸妈最容易走进这些误区!
让别人知道我家孩子是孤独症=公开“处刑”?
疑似自闭症?确诊自闭症?有什么不一样?
不进则退~孤独症儿童该如何融入这个世界?
↑
报课学习·福利来袭
新学员首次报课30节课程仅需元
老学员续课可获得专用家庭教具壹套
上饶满天星儿童素质发展中心创立于年,主要是为语言发育迟缓、感觉统合失调、专注力不集中训练课程,及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并为儿童家长提供专业知识培训、交流平台及社会倡导服务。满天星建有专业的一对一个性化训练室、感觉统合训练室等相关配套设施,根据国际儿童教育理念配备了近千种教学器械,以科学、系统的特色训练,不断提升受训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生活独立能力、学习认知能力、专注的自我学习能力。语言发育迟缓、感觉统合失调、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孤独症等教育问题
都可在添加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j/12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