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托起残障孩子的中国梦记内蒙古

白癜风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种生命形态都应该受到尊重,每一种色彩都应该绚烂,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去追寻美好的未来。呼伦贝尔市特殊教育中心党支部以“融爱心路党旗飘”党建品牌为引领,通过“党建+业务”组团式服务,解决残障学生康复难、融合难和成才难等“急难愁盼”问题。

以爱化碍,圆残障学生求学梦

呼伦贝尔市特殊教育中心党支部现有党员44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是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支部成立以来,立足“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率先成立了全区第一所残健融合实验幼儿园、第一个自闭症教育部,提出职业高中教育“零拒绝”,开创国内智力障碍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先河。

以爱慧融,以融育爱,小特教服务大教育。残健融合实验幼儿园采取幼儿互动融、教师专业融、家庭参与融、社区支持融的教育模式,不仅让残障幼儿有学上,还将爱心支撑、分类施教、融合发展的办园经验向全市普通幼儿园推广普及。目前,全市适龄残障儿童入园率达到70%。

“孩子到4岁时我们才发现患有自闭症,之后来到特教中心康复学习。现在孩子已经能够融入集体,也能坐住听课了。”王鸿旭的妈妈高艺芬对孩子的现状很满意。

“每一个自闭症儿童都需要日复一日地进行生活和康复练习,要一对一、手把手、一遍遍地教,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和耐心。”特教中心张洪福老师是自闭症患者陈好的班主任。

15岁的陈好现在是特教中心的小明星,去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文艺汇演中,他演唱的《少年》嘹亮动听。现在,他经常代表特教中心参加公益演出。

“陈好5岁来到特教中心,从生活不能自理到能做简单家务,尤其喜欢乐器和唱歌。”爸爸陈雪松辞掉工作全职陪读,谈起儿子的变化,他很欣慰。

精心培育让残障少年展才能,悉心指导让残障青年强技能。特教中心自闭症教育部探索1+X多元课程模式:1为基础性课程,包括生活数学、生活语文、生活自理;X为课程套餐,包括扬长课、补偿课、特色课,个人工作系统、绘本等专属课程。寄宿、走读和陪读等多种教育安置形式和职业技能、职业体验等多元课程模式,探索实践“理实一体”、校企合作的“做中学”教学培训模式,解决残障学生由于认知障碍带来的学习困难。

“让每个孩子都充满希望。我们不仅要做修枝剪叶的园丁,更要做土壤,不断地给孩子们充足的养分,给他们舞台,让他们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像家人一样呵护帮助他们。”特教中心党支部副书记、中心副主任闫晓玲说。

有爱无碍,圆残障学生融合梦

作为全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研究指导中心,特教中心党支部齐心协力构建融合体系。党支部牵头协调各方力量,解决随班就读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座”;党员突击队采取“横向管理指导到边,纵向引领服务到底”的模式,为残障学生及随班就读指导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党员融合教育团队开展“我们在一起”残健学生融爱冬令营,为残障学生成长发展营造尊重、悦纳的人际环境,举办“教育路上带上所有的孩子”融合教育宣传活动,推进融合教育进程。截至目前,党员巡回指导团队足迹遍布14个旗市区、5所特殊教育学校、所随班就读学校、37个资源教室,开展特殊教育专业培训近百余场,培训特教教师、特教干部和随班就读指导教师千余人次。为解决学生注意力缺陷问题,在全市普通中小学开展《小学低学龄段ADHD筛查与干预对策研究》课题实验工作,引导普通教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y/139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