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两岁八个月开口说话。
一岁多左右,有一段时间他还说几个字,后来就什么都不说了,在他一岁三个月的时候,比他小半个月的邻居妹妹就已经会表达了,当然,这说明不了什么;两岁半以后,当别人笑着说起恨不得她家的孩子闭嘴的时候,我多么期待那一天早些到来。
当我被问起的时候,我总是会笑着回答:“孩子还没有准备好。”表面平和而内心压力非常大,是的,我是个全职妈妈。
他属于那种什么都懂,但就是不说的,掰手指超厉害,桌上的小球球,6个以内的,扫一眼就知道,对自己喜欢的东西特别执着,每次都能玩很长时间。
我也曾深深地焦虑过,甚至一度怀疑他是不是自闭症,但是他的长相还有他平时的表现,以及我查的资料,我怎么都无法把他和自闭症联系起来。
医院检查一下舌头或者是身体健康,我知道是好心,但是我拒绝了,我很期待孩子说话,医院就意味着什么,而我更愿意相信我的孩子很正常。
当我看到托马斯·索厄尔的小书《语迟的孩子也聪明》的时候,孩子已经开始上幼儿园了,虽然他现在特别健谈,但是回想起他开口之前的那段日子,真心焦虑、煎熬。
我想把这个事情弄明白。
2、
《语迟的孩子也聪明》是一本介绍异常聪明但是晚开口说话的儿童的书,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同时,作者的孩子是快4岁的时候才开始说话。
和这位作者做着同样研究的言语病理学专家斯蒂芬.卡马拉塔,3岁半的时候还不会说话,他也是一个晚开口说话孩子的父亲。
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语迟的孩子并不是个例,只是我们不知道身边还有谁的孩子语迟罢了,在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也会存在这种情况,但是,语迟并不妨碍他们日后的优秀。
当然,并不是所有说话晚的孩子都像这本书里研究的孩子一样,错误的希望会带来不可避免的失望。(书中原话)
托马斯·索厄尔的研究对象是44个家庭46个说话晚的孩子,其中原生家庭43个;卡马拉塔教授的研究对象是个家庭个说话晚的孩子,其中原生家庭个。男孩语迟的比例在80%以上。
把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是自己不会说话也理解不了别人说什么的孩子;另一组是能清楚理解他人说的是什么但自己就是不开口的孩子,后者更有可能正常地发展。
书中提到的语迟的人:
公众人物
爱因斯坦(3岁)
“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快4岁)
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两岁)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盖里.贝克尔
19世纪钢琴演奏家克拉拉.舒曼(4岁)
20世纪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
脱口秀主持人戈登.利迪和贝利.法伯
经济学者沃尔特.威廉姆斯
普通人
理查德(3岁)
女孩莱丝莉(两岁)
男孩里基
以及作者的儿子,作者的一个大学室友,作者的一个几十年的老朋友,作者在出书的过程中碰到的一些人,作者在做这项研究中遇到过的一些周边的人,他们都是晚开口说话的人。
爱因斯坦在他开口说话之后,被他的小学老师们担心“起初还是担心他是智障儿童”、“他对不感兴趣的事物视若无物,一点儿也不想学,而一旦有什么东西能引起他的兴趣,他就会像钟表匠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当他的父亲跑到学校咨询小爱因斯坦将来可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的时候,校长说:“不要操心了,他做什么都不会成功的。”
他在学会说话之后,也是说的磕磕绊绊,到9岁的时候,口语表达还不算流利。人们又把那些很聪明但语迟的人用一个词来表示,那就是“爱因斯坦综合征”。
作者的儿子约翰,小时候解锁技术一流,记忆力超级好,说话仅限于“字”,当他带着小约翰见医学方面的专业人士的时候,没有人能给出有效的建议,直到他碰到了另外一位教授。
教授听完他的叙说之后说了一段话:
“不要试图教你的儿子说话了,只要给他足够多的关心和爱就好,尽可能把他带在身边。让他知道,在你的眼中他是这世上最好的小孩,当他感受到信心和安全的时候,他自然会开口说话。”
于是,他不再试图教孩子说话,只是增加在一起的陪玩时间,几个月之后,孩子说了第一句话,此时是3岁9个月。
晚开口说话的孩子的特征:
有的人不能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只有亲近的人才能听得懂;有一部分是一说话就出口成句,很清晰。
在逻辑领域比较出色,对音乐和数学敏感、分析能力、记忆能力超强、擅长拼图,不按要求做事,如厕学习晚。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罕见的专注力,小时候特别坏脾气。
如果把我的孩子往这上面套,有的也还是符合的,比如孩子对数字敏感,喜欢俄罗斯方块,喜欢音乐和舞蹈,记忆力好,特别有自己的想法。
书中有着多个来自不同阶层的语迟案例,我们也许会宽心,根据作者和卡马拉塔教授的研究数据显示,语迟也许仅仅是语迟而已。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纵使有大量案例证明有些人看似成年之后成绩斐然,但是仍有很小的概率会被确诊为自闭症。
3、
这些孩子为什么会语迟?
我翻遍了整本书,也没有发现哪一章节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答案,和它有关的是大脑发育以及先天的原因大于后天的环境。
大脑的不同部位控制着不同的事情,而大脑不同部位的大小,是根据它所控制功能的熟练度或者使用频率决定的。
比如:爱因斯坦的大脑被解剖之后发现,他的大脑大小和常人无异,但是左半球有一个部位却是正常人大小的两倍。
语言似乎是在大脑发展了足够的处理能力时才发展起来的。--斯蒂芬.平克
用我的大白话理解就是,由于发展的需要,大脑的某个部分在抢占资源,因此,孩子应该什么时候开口说话没有什么固定的时间,就像有的孩子一岁开始走路,有的孩子一岁半才开始走路。
他们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发展着,在各个方面均是如此。
我们也不能盲目的相信贵人语迟,更不能把这个观点就往每一个语迟的孩子身上套,因为,小概率的事情还是会存在的。
作为孩子最贴心的的父母,如果你很担心孩子的语迟到底是什么原因,建医院检查一下比较放心,但前提是最好检查一下自身的原因以及孩子的生活环境。
结合我自己的育儿经验,我觉得孩子语迟和带养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比如成长环境单一也没有足够多的玩伴、带养环境里面的人沉默寡言、夫妻感情不好交流甚少、把孩子交给电子设备等等,孩子的语言发展没有受到更多的多元化刺激,自然就很贫瘠。
当然这一点和书中的观点是相悖的。
书中说到,19世纪钢琴演奏家克拉拉.舒曼4岁的时候才开口说话,她说可能和照顾她的女佣话少有关系。但是作者对照自己和卡马拉塔教授研究的那些语迟的孩子,她有很多相似的特征,所以不能把原因全部归结于女佣。
4、
父母该如何和这样的孩子相处,应该早期干预吗?
我经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案例,孩子两岁多了不说话,医院检查,结果什么事儿都没有。
即便这样,我相信父母也不一定能够释然,因为孩子已经两岁多了,同龄孩子甚至比TA小的都说话了,再加上周围人给的压力,焦虑是在所难免的。
书中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
“与其纠结自己的孩子说话晚,我们更应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y/14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