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菌移植技术新突破,改善自闭症真的有用

丽丽(化名)今年六岁,4年前她的父母发现她行为异常,迟迟未懂得说话,表现也与其他儿童不一样,医院就诊,查颅脑核磁共振未见异常,脑电图提示轻度异常脑电图,最后诊断为孤独症,也是我们常说的自闭症。丽丽的家长因此操碎了心,奶奶更是几乎寸步不离地照顾这个可爱又可怜的孙女。机缘巧合之下,医院消化内科的粪菌移植,给他们沮丧的心带来一丝希望。

粪菌移植又叫肠菌移植,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智能肠菌处理系统制成混悬液或胶囊,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通过重建患者正常功能的肠道微生态以实现其肠道及肠外疾病多治疗。国内外多个研究证实,与正常的同龄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的肠道菌群与正常儿童的菌群存在显著差异。最初粪菌移植技术适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后来医生们经过研究,高度怀疑肠道菌群产生的化学物质会影响大脑功能,开启了将该技术扩展到神经领域的研究,其中就包括孤独症(自闭症)

消化科主任仔细研究了丽丽的病情,经过团队的讨论后得出结论,丽丽符合粪菌移植治疗的标准。该团队将符合治疗标准供体的肠道菌群制成胶囊,通过消化内镜下移植入丽丽体内,前后共治疗3次。治疗跟踪随访12周

经治疗后,丽丽的孤独症有了明显改善,对于父母的指令也更加合作了,语言能力也好了些,平时寸步不能离的奶奶也觉得带孙子轻松了许多。而且丽丽平时体弱多病,经治疗后明显感冒也少了。7月,丽丽遵医嘱进行第二次粪菌移植,也取得不错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y/145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