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离不开数字,离不开比较。“宝宝,哪个气球大,哪个气球小”、“再看看,哪个多,哪个少?”.....大和小,多与少,这些数前概念看似简单,但在教谱系障碍孩子时,很多父母会被这个问题难到。教了孩子一遍又一遍,可是孩子貌似没有吸收多少,好不容易用气球,教会了孩子认识大小,可是一换其他物品,孩子就又不会了.....
让孩子掌握数前概念,然后让他们学会大小、多少、长短等这些概念,是谱系障碍孩子融入社会绕不开的训练。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很多谱系障碍孩子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的认知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给孩子做数字大小训练,是没有既定方法的,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来尝试和选择。方法得当了,就会取得好的效果。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方法,大家可以试着来教谱系障碍孩子认识大小这个概念。
1、大小是相对的,家长可以将“大”和“小”分开教。和普通孩子相比,谱系障碍孩子是具象思维,离开了具体形象事物,他们就不能进行思维活动。他们需要可视化、可感知的具象支持,在教的过程中,家长要以视觉辅助为主。
家长可以拿出两个大小不同的物品来教孩子认识大这个概念,最好拿孩子喜欢,或者感兴趣的物品做教具。
训练营的一位家长,知道自己家孩子喜欢喝汤,于是,就拿着两个不同颜色相同,材质相同,但大小不同的汤匙来教孩子,并告诉孩子哪个汤匙是大的。然后同时拿着两个汤匙让孩子去指认大的。当孩子可以将大的指出来后,家长就可给孩子变换汤匙位置,继续让孩子指认。如果都能指对,说明孩子理解了。
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教具可以固定,但是等孩子能力提升之后,家长要将教具多样化,将大这个概念泛化,不管你拿出哪种教具,孩子都能认出大的来,这说明孩子真正理解了。
另外,在教的过程中,只要孩子指认对了,家长就要马上给孩子喜欢的东西作为强化物奖励孩子。
2,教孩子认识“小”的概念。家长可以用教孩子“大”这个方法来教孩子小。拿孩子喜欢的物品(汽车,玩偶,卡片等)作为教具。比如:同时出示两个颜色相同,材质相同,大小不同的气球给孩子,告诉孩子哪个是小的,然后让孩子去指认。
如果孩子连续指认错误,那么家长要及时给予视觉辅助,帮助孩子做好小的指认,孩子指认正确,家长要立即给予孩子奖励。那么家长就可以给孩子变换气球位置,继续让孩子指认。
在教授过程中,家长可能会问,怎样才能判断出孩子算是掌握了呢。当孩子正确率达80%以上,说明孩子掌握了。
家长不要忘记让孩子指认小的能力泛化。
3,综合“大”“小”教。在教的过程中,指令不能固定,不能第一次是“大”,第二次是“小”,第三次是大,第四次是小,规律的指令,会让孩子减少动脑,他容易瞎猜。不管你变换位置,变换五篇,变换指令,孩子都能指认正确,那说明孩子理解了。
谱系障碍孩子比较刻板,家长在教的过程中,一定要记得泛化。
4、给孩子选看一些绘本。孩子是具象思维,很多优秀的绘本就是用熟悉的事物进行换算,来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概念,从简单的概念出发一点点延伸出复杂的概念。
《是猪不是猪》这本绘本非常有意思,它的画面非常像视觉游戏,通过变换两只猪所处的场景,来教孩子认识大与小,深与浅,里与外,胖与瘦等概念,另外,《在身边:大有多大,远有多远》《分类之书》《猜猜我有多爱你》《一秒有多长》这些绘本,都可以给孩子做视觉辅助,做大小数前概念的延伸。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y/14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