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行为分析法简称ABA,作为孤独症康复训练的主要方法,实践和研究表明,伊瓦·洛瓦斯所发展的应用行为分析是孤独症康复训练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ABA的具体教学操作方法—DTT(DiscreteTrialTeaching),“回合式操作教学法”或“分解式操作教学法”。
应用:任何与学习有关的场景
新行为的建立
基本学习技能
语言能力
动作能力
学术技能
自理能力等
特点:是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关系的有效方法
有一系列明确开始和结束
将一种技能分解成较小的部分
每一个单元进行的时间较短,帮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建立某种技能
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可以实行个人化
DTT的组成:
指令?反应?结果?停顿
指令:
DTT的一个回合的开始,也是学生给予反应的信号,一般情况下指令是老师和家长发出的口头指令或非语言指令,也可能是视觉上的刺激(如:图片,文字等)
注意事项:
1.给予指令时要获得孩子的注意力。(可用强化物吸引孩子)
2.指令的清晰简洁。(例如:拿书包,错误指令:把你书包拿过来)
3.指令不是商量。(例如:穿鞋子,错误指令:我们把鞋子穿上好不好?)
4.不要重复指令。(例如:关门,错误指令:关门,关门快点关门,关门呀)
5.发指令时的语气语调。(把重音发在重点上,注意句子的抑扬顿挫)
反应:
当孩子听到指令之后的,会有三种情况:
1.给出正确的反应(要在给指令前就定下正确反应的标准)(例:指令:起立,孩子做出站起来这个动作)
2.给出错误的反应(例:指令:起立,孩子拍了一下手)
3.无反应(例:指令:起立,孩子什么也没做)
结果:
孩子回应后,根据孩子的反应给予不同的结果:
1.孩子给出正确的反应,结果是给予强化物。
2.孩子给出错误的反应,结果是纠正,重新发出指令并辅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给予强化。
3.孩子没有反应,结果是辅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给予强化。
停顿:
一个回合的结束,稍微停顿几秒种,为下一个回合准备,但不要时间过长,以免孩子注意力分散。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10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