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到底是什么?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介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自闭症、脑瘫、发育迟缓、低智等儿童一般多存在感觉统合重度失调,所以训练感统对特殊儿童尤其重要。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感觉通路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那么多项目,你家孩子所在的感统机构有没有真的为他提供以上那么多感觉训练?
据了解,大多数感统器材,只是一些简单的肢体控制训练(俗称,锻炼身体,跟你家小区前面的健身器材一个意思),很少特别提供以上专项感觉训练,更别提“统合”了。
所以,大家经常争论的感觉统合训练本身,其训练器材和项目设置早已经违背了真正的感觉统合的本意。既没有照顾到各个感觉,更不可能统合。
若说真正的感觉统合,其实就在生活中。举个简单例子:削苹果。1)洗苹果。感受到水的湿度、苹果的大小重量、又保证拿在手里的苹果不会掉出去。锻炼了触觉、温度觉和平衡觉。2)削苹果。用手拿着刀子准确削皮,既不割破手,又把果皮削的又薄又长,锻炼了视觉和触觉的统合。3)吃苹果。品到苹果酸甜(味觉),闻到了苹果的香味(嗅觉),咬一口听到了咔嚓的清脆声音(听觉)。你看,削苹果完全就是教科书般的感觉统合啊!
真正的感觉统合,根本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何必花大价钱让别人打着“感觉统合”的幌子挂羊头卖狗肉?
既然感统无效,为何在中国如此流行?
1)对机构的选择:重视外在,忽视内在一个机构的实力如何,应该体现在康复师的康复技术上。但作为刚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儿童家长,他们既焦虑又迷茫,来不及冷静考察康复技术(康复技术往往是无形的),只能凭借视觉本能,看看哪家机构的家伙(感统器材是有形的)多而全且高级,进而草率决定。作为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感统器材,肯定比看不见摸不着的康复技术更容易吸引焦虑迷茫者。一般,重视感统的家长,多为新家长(对自闭症了解时间短而浅),经过1-2年摸索及实践后,家长逐渐了解孩子本质问题,老家长大多都放弃了感统,选择更有康复技术实力的机构。总之,就好像你的语文不好,找体育老师补课没用一样,语言不好练感统没用;社交不好练感统没用;认知不好练感统没用;感统练习只能提升儿童的大肢体运动能力的不足,
对于自闭症谱系的核心障碍“心智和社交”无效。
2)对孩子的了解:重视外在,忽视内在确实,很多自闭症儿童表现为走不稳、坐不住、站不直、爱摔跤、到处跑、易受伤、不协调等所谓“感统失调”的行为症状(稍后会解释,这些外在行为并非都因为感统失调)。家长很自然地想到,如果肢体协调了,自闭症就看不出来了,那看不出来是不是就等于改善自闭症了?自闭症的本质是社交问题,尤其以认知理解、语言表达等核心智能落后为代表。
感觉统合(肢体控制差)和自闭症的关系,好比你语文差,数学差,但是你却渴望通过不断上体育课锻炼身体去提高语文和数学,这不是很搞笑嘛?
自闭症和感觉统合是什么关系?
由于感觉统合概念模糊,在讨论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声明一下,广义的感统=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肢体(主要是控制能力)。关系是:
自闭症可能伴随感统失调,也可能不伴随。感统失调的孩子既可以是自闭症,也可以不是。总之,自闭症和感觉统合不存在一对一的必然关系。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本体感觉:位于肌肉中的感受器为脑提供人体躯干和四肢的姿势和位置的信息,这种感觉叫做本体感觉。通过这一途径,我们可以不用看或触摸就能“知道”手指是否弯曲、膝盖是否弯曲等。经过反复练习,我们脑通过反复试验来调节它对肌肉的控制。通过练习,我们的脑内运动神经和本体感觉反馈相互作用即可建立运动的协调。前庭:前庭是人体平衡系统的主要末梢感受器官,是内耳器官之一,居颞骨岩部之内,和半规管、耳蜗紧密相连,共同组成内耳骨迷路。前庭功能紊乱可以出现以下症状:
1).运动错觉性眩晕:旋转性眩晕、直线眩晕或称移位性眩晕:急性发作时以突发眩晕为主要表现,为真性眩晕,患者自感外物在动或自身在动,伴恶心,呕吐、腹泻,个别患者出现胸闷、出虚汗、打哈欠,心率增快,血压偏高
2).平衡失调、失平衡:表现为姿势及步态平衡障碍,患者站立或行走时向一侧倾斜或偏倒感,不稳感,行走时蹒跚或酩酊感3).头晕、头昏:患者常无法明确表示其不适感觉,如头昏、头重脚轻、头内麻木感、空虚感、头紧箍、头沉重压迫感、眼前发黑等。
很显然,我们的孩子所表现的的症状,和前庭功能紊乱关系不大。那么,很多自闭症儿童表现为走不稳、坐不住、站不直、爱摔跤、到处跑、易受伤、不协调等所谓“感统失调”的行为症状,到底是为什么呢?肢体控制能力与其他绿色长条的能力是并列平行的,都受到自我意识的掌管。所以总结而来,肢体控制能力弱(感统失调),主要是由于自我控制能力低,进而对身体四肢的控制不甚完善,导致了刚才我们所说的症状:走不稳、坐不住、站不直、爱摔跤、到处跑、易受伤、不协调。从医学角度上讲,这些症状并非源自肢体(肌肉或骨骼)本身,而是由于支配肢体运动的大脑神经发育欠佳导致的。
所以,自闭症从医学上讲,被归为神经科或精神科,并不属于骨科或肌肉科。
通常,有以上症状的自闭症儿童(走不稳、坐不住、站不直、爱摔跤、到处跑、易受伤、不协调。)经过1-3个月的科学干预训练,都能够将以上症状改善,能够安静的坐下学习,也能够在游戏小组课中正确支配自己的肢体。
自闭症儿童还要不要做感觉统合?1)运动与其他能力并行发展儿童早期(3岁以前)的思维来源于运动,运动当然是必须的。就好像语文数学再好,也不能不上体育课。但是,期望通过上体育课来提高语文数学成绩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运动要和其他能力并行发展。只做感统,不做其他干预,最后只能练得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2)运动融合与社交能力单纯的蹦跳次或者滑板次,这种机械训练是不推荐的。运动要融合行为分析,及时表扬与惩罚。运动也要融合社交,在社交场景中运动,而不是简单机械的“军训”。3)哪里弱,补哪里
淄博月亮船特殊儿童训练中心是政府正式注册的一家为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弱智等儿童康复训练的公益机构。有专业心理老师13名,专业开音师3名,专业感统师2名,其他专业老师多名。
一.月亮船训练方法:
情感体验课为主。(地板时光)。另设有:语训课、感统课、精细课、学能课、音乐治疗、沙盘游戏治疗等。
二.月亮船教学模式:
(1)以加深孩子情感体验为主,激发孩子兴趣的广泛性,让孩子主动分享,愿意互动,增强了主动语言,建立孩子的沟通圈,加深了感受力,促进孩子人际互动的整合能力。
(2)有专业的捏嘴开音老师,保证6岁内的孩子一周内开音。
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1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