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高教丨儿童自闭症的表现和矫治

学前教育专业精品教材推介第1期

《学前儿童心理学》

儿童患有自闭症,不仅会使他们远离正常的群体,生活单调没有乐趣,进取心差,对日后进入中小学的学习,甚至未来的人生都会造成很大影响,应该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重视。下面我们将介绍儿童自闭症的几种表现和矫治方法。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

儿童自闭症的主要症状就是不与别人交往和建立正常的社会关系。自闭症儿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用语言、表情、动作跟别人,甚至自己的父母进行沟通、交流。他们学习正常人的语言会很困难,与人交流及与外界沟通也很困难,可能会重复几个动作,如拍手、摇摆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际交往障碍

正常的儿童在10个月左右就会与父母有情感的交流,3—5岁会对父母十分依恋。但自闭症儿童与人缺乏交往,即使对父母也毫不依恋,如同陌生人。喂奶时,他们不将身子紧贴大人;父母伸手去抱时,他们无迎接姿势。而与陌生人在一起时,他们不感到畏缩。自闭症儿童很少有社会性微笑,回避与人进行眼对眼的凝视,5岁左右还无朋友,常常说出或做出一些不合社交的事情来。

2.语言发育迟缓或有障碍

自闭症儿童通常缄默无语,而一些能说话的发出的往往也是些模仿语言,或者是重复无意义的声音。在运用语言时,常常将代词错用,如“我要”说成“你要”,或将“自己”称为“他”。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低下,无法理解有两个以上情景的句子,不会用手势表示“再见”。缺乏想象力,不能在游戏中扮演角色,不会理解和运用面部表情、动作、姿态及音调等与人交往。

3.不寻常的行为模式

自闭症儿童要么非常敏捷和灵巧,要么活动方式呆板,呈现明显的两极性。他们的动作持续单调,常常重复一些肢体的活动动作,如无休止地转动物体或注视自己迅速摆动的双手,玩弄自己的脚趾。他们经常会产生自我伤害的行为,如用力击打自己的头部或者撕扯自己的皮肤等。他们还表现出明显的强迫性行为,例如:反复给玩具排队;坚持某些物件的摆置形式,不能变动,一旦有所变化,他们会极为沮丧,别人变动时,患儿便大吵大闹;对自己房间的任何变化都会表示反对和不安,如家具的移位、装饰品的变化等;将某个小物品整天拿在手里转动,视为珍宝。

4.认知障碍

自闭症儿童中约80%的人智商低于70,特别是语言智商低,仅少数人智力正常或高于正常。他们的认知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即在某一方面差,而某一方面正常,甚至远远好于正常儿童。如语言、抽象思维能力很差,但可能有高于同龄正常儿童的空间方位能力和记忆力。

5.感觉障碍和情绪问题

自闭症儿童有时对声音没反应。正常儿童会被声音如狗叫惊吓,而自闭症儿童会无动于衷。他们对疼痛、冷热也不太敏感。他们表情冷漠,过分敏感,情绪容易激动或暴怒,常会没缘由地哭泣或笑。

儿童自闭症的矫治

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讲,只有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帮助他们缩短与正常儿童的差距,早日融入社会。

1.丰富儿童的生活

自闭症儿童的生活往往没有乐趣,很单调乏味,这就要求家长多与其接触,带他们到游乐场等公共场合开阔视野。不能长期让他们一个人独处,不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游戏。家长要鼓励并创造他们的社会交往机会,使他们减少孤独的行为,享受儿童应有的快乐。

2.环境疗法

如果能够使自闭症儿童处于一种受尊重、被爱护、温馨的环境氛围中,他们很可能主动迈出交往的步伐。家长与儿童的大量接触和交流,都有可能使他们获得信任感。如经常与他们一起游戏和沟通,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分散他们对于一种单调行为的注意程度,既有利于沟通感情,又能起到矫治孤独的作用。

3.行为疗法

所谓行为疗法主要是通过正强化、负强化及模仿,克服儿童严重的行为缺陷。首先要按顺序一点一点地教给自闭症儿童正确的行为模式,如果模仿正确,就对其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如果反应错误或仍然重复某种习惯的动作,就给予适当的批评或取消某种奖励这样的负强化来消除不良习惯。

4.自理能力训练

自闭症儿童通常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这将对其未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对其进行这方面能力的训练。但要注意,训练的计划要详细,方式要尽量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家长还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因孩子一时做不好而感到失望,要相信他们自己能完成自己的事情,不要代替其完成,要减少他们的依赖性和被动性。

5.交往训练

自闭症儿童的孤独表现主要为社会性交往能力低下,所以家长和幼儿园要尽量给他们创造与小朋友交往的机会,让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听故事,在集体中慢慢学会与同伴交往,学会与人正常相处。成人要特别注意保护自闭症儿童免受其他小朋友的嘲笑,要鼓励其他小朋友多帮助和接纳他们,形成良好的交往氛围。

6.语言训练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十分明显,家长可在生活中有意训练他们的语言能力。如孩子想要什么东西,家长应先出示此物,让他们用手势明确表示想要的东西,然后说出物品的名称。自闭症儿童有可能因为没有及时得到想要的东西而哭闹或大发脾气,家长不能妥协退让,要始终坚持训练。家长平时要多与孩子交谈,并且教他们朗诵歌谣,训练其语言、语调、速度、节奏和记忆力。

教材介绍

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本教材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科学有效地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全书共分为十五章,前十四章主要介绍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一般规律,第十五章则是对婴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解析,目的是引导教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114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