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家庭亲子互动疗法的有效性研究

写在前面:有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家长面临比其他发育障碍儿童家长更高的心理压力(Barroso,Mendez,Graziano,Bagner,),尤其是重度的或者行为问题较严重儿童的家长来说(综述见:Yorkeetal.,)。那么,家长的心理状态是否影响到儿童的干预效果?回答这样的问题很重要,这有助于家长在帮助孩子的同时,也不忘记对自己应有的人文关怀。例如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正念训练(综述见:Chiesa,Anselmi,Serretti,)对中轻度的孤独症儿童和家长群体做了许多的循证研究。再如接下来的这篇文章,Solomon等人探讨亲子关系中,共同的积极情感对亲子关系质量的的有效性。今天,《星瀚》向读者分享一篇Solomon等人于年在JournalofAutismandDevelopmentalDisorders上发表的文章:“TheEffectivenessofParent-ChildInteractionTherapyforFamiliesofChildrenontheAutismSpectrum”。孤独症儿童家庭亲子互动治疗的有效性研究。研究通过实验,探讨亲子互动疗法(Parent–ChildInteractionTherapy,PCIT)对学龄高功能ASD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效果。作者在文中介绍了PCIT的具体教学方法,作者最后也指出了本研究的优势与局限性。

研究报告了亲子互动疗法对19名5到12岁有严重问题行为的高功能ASD男孩的干预效果,被试被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研究对儿童的问题行为、干预过程中父母的积极情感、亲子共同的积极情感等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相比于未接受干预组,干预组的儿童父母报告的问题行为显著减少,适应能力有所提高;且在整个干预过程中,父母的积极情感和亲子共同的积极情感水平提高。

PCIT以往是针对具有破坏性行为障碍的常态学龄儿童(NT儿童)的一种疗法。PCIT已被研究证明可以减少儿童问题行为,还可以提高儿童自尊,促进语言发展,而这些对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来说也是高度相关的目标。此外,亲子间共同的积极情感,即更高水平的亲子同步和协调,有助于自闭症儿童在1、10和16年后获得更好的共同注意和语言发展。因此,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将PCIT运用在自闭症高功能儿童的问题行为干预上,并探讨共同积极情感在整个干预中的作用。

研究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117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