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起,聯合國將每年的4月2日訂為“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WorldAutismAwarenessDay),以強調必須幫助改善自閉症患者的生活質量,這樣他們才能作為社會的一個組成部份過上充實而有意義的生活。一直以來,筆者對自閉症患者的印象是他們比較內向和不喜歡和外界溝通,偶然下近期在網絡上看到一段由國際自閉症協會(NAS)拍攝的短片,該短片讓大家以一個跟媽媽走進商場的自閉症男孩的角度看世界,體驗其面對周圍環境大量刺激時的感受,引起筆者的好奇而查找一些相關文章,才發現自閉症跟筆者一直所認知的很不同。因此,今期ZA誌邀請到澳門自閉症協會的陳筱曼理事長及協會會員MAX媽媽接受訪問,讓大眾一起認識自閉。
國際自閉症關懷日海報
國際自閉症關懷日黃昏亮燈儀式嘉賓大合照
自閉症是甚麼?
自閉症(Autism)為一種腦部因發育障礙所導致的疾病,其特徵是情緒表達困難、社交互動障礙、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有問題等。自閉症的病因仍然不確定,很多研究人員懷疑自閉症是由基因控制,再由環境因素觸發。自閉症的病徵眾多但因人而異,程度也可由完全不能自我照料,或得治療後與其他人無異,甚至十分輕微而不被察覺。
陳筱曼表示讓大眾認識及正視自閉症很重要,她說:“父母要多觀察自己的小孩,如果小孩有自閉症的傾向,約在1歳至歳半時已可觀察到一些非口語的徵兆,若能及早發現並作跟進治療,能大大提升其自理能力並增加正常入學的機會。另外,更重要的是,若父母發現子女有自閉症的徵兆,千萬不要因害怕自己的小孩被歧視而逃避,否則便會錯過0至6歲的黃金治療期。”
事實上,很多時自閉症個案是當小孩3歲考幼稚園入學試時,因家長察覺自己小孩的發展跟其他小孩不同,或未能成功被學校錄取才被發現及求助,但這時已錯過了第一階段0至3歲的治療黃金期。其次第二段個案發現高峰期是小孩6歲入讀小學時,這些小朋友最初順利入讀幼稚園,但進入小學階段後,由於課業増加,自閉症的徵象便較明顯顯露出來,但這時也已錯過了0至6歲的治療黃金期,日後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及精力作治療。
自閉症有哪些表徵?那具自閉症的小孩他們會有怎樣的特徵能加以察覺?陳筱曼解釋:“自閉症兒童通常會有一項或多項的病徵,如伴隨讀寫障礙、感統問題、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過敏性體質或抵抗力差等,其中對食物‘不耐性’過敏性體質可透過血液檢測找出致敏源,並注意飲食習慣,減低因敏感而引致的身體不適,從而令其情緒及專注度更穩定。因為當小朋友身體不適時,由於言語上未能準確表逹,因此會將情緒在行為上表現出來。而其他的問題或障礙則需要按不同情況接受語言治療、物理治療、職業治療或心理治療等。”
自閉症在澳門
現時在澳門,兒科的保健醫生一般只為兒童作身體的評估,而沒有智力方面的評估,這樣或會錯過察覺嬰幼兒具有自閉症傾向的黃金期。陳筱曼回憶約在6年前,若家長發現小孩有自閉症傾向,需要主動向衛生局申請做評估,排期時間可達兩年,評估後如果確定小孩具自閉症,需進行跟進治療但則需再度排期。而政府又會按照小孩的年齡,分為0至3歲屬衛生局負責,3歲以上則為教青暨青年局負責,這樣來來回回的時間便可能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期。雖然現時衛生局的輪候時間已大為縮短,但她表示仍需等候至少一年,“雖然是一年的時間,但對於小朋友的治療來說影響卻很大!”她感慨地說。“雖然可以到澳門的私家醫院進行評估,但收費高昂。反觀如鄰埠香港則早於年開設了首間評估中心,而育嬰院自幼兒半歲時便提供相關的服務,另有一些私營機構如協康會、保良局等也提供評估服務,收費也相對合理。”
為此,她表示自年澳門自閉症協會便在不同場合提出意見,多次爭取,成果終於開始實現。特區政府已踏出了第一步,於今年6月1日正式啟用兒童綜合評估中心,中心內設有各項設施,包括:社會工作服務室、教育安置評估室、醫學評估室、心智發展評估室、語言治療室、職業治療室、聽力篩查室及母乳餵哺室等診室。並按兒童不同的年齡,分別由托兒所、學校通報或自行前往衛生中心,由所屬衛生中心初步評估後轉介,或經社工局、教育暨青年局或衛生局轉介。因此,相信中心的設立可以大大縮短輪候評估時間,而陳筱曼也呼籲家長們要多提出意見,及多出席相關的諮詢會議為子女發聲,期望協會與家長一同努力完善中心未來的服務。(編按:由於截穚時未有該中心更詳細的官方資料,有關兒童綜合評估中心詳情可參考:北京哪里有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名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4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