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defuID:dearmychild
亲爱的孩子,这个世界,没有人比我更爱你!
一、儿童与成人的意识状态非常不同
人的内在由物质、感觉、意识、意志这四个层面构成,我们在幼年时期大部分时间里意识是沉睡的,我们的感觉和意识是混合的,因此我们无法区分内在与外在的世界,我们不能将自我独立出来,不能区分我和我以外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醒”着的时候变多了,我们的意识在逐渐被唤醒,这个时候我们开始体验到自己与外界的分离,开始产生了很多不同以往的感觉,这个感觉存在于心中,而不是大脑,所以它仍然是不明晰的,无法用逻辑的语言来表述,但一定会通过其他形式展现出来。
到了成年后,我们的意识完全被唤醒了,这个时候的人就是完全与外在世界可分离来的,我们此时成了自己意识的主宰,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孩子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去要求孩子像个大人似的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或其他“小大人”一般的做法都是不合理的。华德福教育之与其他教育不同之处,就是要让家长和老师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认识到这个儿童与成人意识状态不同的重要性。我们甚至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们这些被他们充分信任着的成人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是能够在他们面对这种生命过程中的关键时期的时候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和引导的。他们也许自己并不能在当时觉察自己的变化,或者即使感觉到了,但不知道如何表达,也可能不愿意表达出来,但是,我们作为接受过华德福理念的成人应该具备识别孩子处于何种状态的能力,而且知道用适合孩子的方式去帮助他顺利走过这个过程。二、自我发展的过程始终围绕着一呼一吸
不论成人还是儿童,自我发展必然需要像呼吸那样有进有出,这实际上就是贯穿整个人生命的对话,是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对话。为什么艺术性活动能帮助人们自我发展?因为艺术的活动都是有呼吸的,是如对话一样的交流。比如,一个画家画画,必然是画几笔停下来看一看自己的画,再接下去画,这个停顿就是画家在和自己的作品交流,就是画家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对话,一进一出。同理,唱歌也是如此,歌唱者也是一边唱出调,一边用耳朵听旋律,这也是一个出和入同步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是动态的,是混合的,始终变化着。
主流的学校教育(尤其以应试为目标),往往只让孩子接受,有进没有出,到最后孩子能给出的就依然是老师当初给进去的。
三、生命曲线是V型的,童年和晚年都在V的两个末端我们这个时代,童年在消失,同样的,曾经被古老文化(尤其东方文化)所推崇的对老年人的尊敬和对年长智慧的重视也在消失。这两者有何联系吗?生命(人生)不是直线的,而是V字型的(或者U型)。孩子和老人处于V的两头(靠上),都是接近天堂的人,如果说孩子从天堂给我们成人带来了礼物,同样的,老人因为感觉到自己逼近死亡,死亡所代表的另一个世界带给老人对生活的领悟也是一份礼物,是对我们这些处于三、四十岁的人的礼物。我们这些父母此时正处于生命曲线的低谷(V字的低端),或者说拐点。在这个时候因为客观的原因(生存),我们对世界的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6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