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找出行为问题的ABC:
(1)前提事件(A):引发问题行为产生的因素,可分为立即前事、遥远前事、隐
含前事。遥远前事和隐含前事都指并非立即产生影响的因素,遥远前事可包括
物理环境因素(例如空间、灯光等)、社会因素(父母教养态度、教室师生比
等);隐含前事就是指孩子本身的个体变项,内隐地诱发着行为发生。立即前
事指的就是当下引发问题行为的特定因素,可能是某个人、事、时、地、物等。
(2)行为本身(B):找出此行为的功能,即孩子做出这种行为的原因为何,通常
行为可分为四种目的-取得内在刺激、取得外在刺激、逃避内在刺激、逃避外
在刺激。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较常是为了取得内在感官刺激,例如转圆圈会让
他们感到愉悦。逃避内在刺激是指逃避不舒服的感觉,例如以打头来减轻头痛
的感觉。有些孩子透过问题行为来取得外在刺激,例如干扰同学以获得老师注
意或想要的东西。有的孩子则以问题行为来逃避外在刺激,例如以尿遁来逃避
作功课。
(3)行为后果(C):不当的问题行为处理方式,反而会使问题行为更常发生,通
常有四种使行为恶化的可能性。环境正增强指的是特别白癜风的土方白癜风能根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7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