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是我们的专栏作者王建丽今天早上带孩子看病的经历,一次极不愉快的经历。她前几天刚刚写了《期中考试后,自闭症儿子班里的家长们炸锅了…...》一文。在学校里,小冯有个好老师,但在社会上,不是所有人都理解包容他,但很少人会谩骂、侮辱。发出这次令人极不愉快的经历,其实是想告诉所有父母,在目前这个包容度很低的社会,有一天你很可能也会遇到这种人,我们要准备好,要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们。
我们一家带着小冯艰难前行,为孩子一点点的进步欢呼雀跃的时候,为着朋友、老师、家长还有社会上许多好人的善意和善行不断感恩的时候,这件事情出现得猝不及防。
这是今早刚刚发生的事,发生在北京,医院。
小冯发烧,医院。候诊的时候他旁边坐着一位三岁多的小女孩,正在用手机看动画片打发时间,声音是外放的。
小冯听力比较敏感,对社会规则又很刻板,因此非常痛恨别人在封闭的公共场所把外放声音,他听到声音就像督察队的,一改平时慢腾腾的节奏,三步并作两步小跑过去,告诉别人这不文明,并命令别人静音或者带耳机,大多数人无论情愿还是不情愿,都会乖乖就范。可是有时候小冯也会跟别人,尤其跟带孩子的家长发生冲突。
他眼里没有高低贵贱年长年幼之分,所有人一律要遵守统一规则,所以即便遇到小朋友,他都会跑过去执意让人家关掉声音或者戴上耳机,这些家长就会很生气,不理解小冯一个大哥哥,为什么不知道让着小朋友,他们就会跟小冯发生口角,我跟小冯爸爸怎么拉怎么劝都不奏效。我们也总是受到这些家长的指责甚至是责骂。
带一个特殊孩子出门,很多情况下我们真的无法辩驳,只能选择忍耐,尽量安抚小冯的情绪。说实话,我们出门很是焦虑,祈祷着电梯里、候车厅、火车上等公共场所不要有人外放声音,但这种祈祷都是徒劳,别人的行为我们无法控制。
而今早的事情,实在让我忍无可忍。
小冯听到旁边小女孩外放声音,说:“公共场所出声音不文明,你戴上耳机。”
我说:“小朋友太小了,戴耳机毁损伤听力,不能戴耳机。”
小冯不依不饶:“不行,你必须戴耳机!”
我说:“你去旁边坐着,我坐在这里。”
小冯不肯起身,执意要小女孩戴耳机,我要把他拉到旁边座位,小冯不肯,正在拉扯的时候,小女孩的姥姥(或奶奶)不干了:“看手机碍你什么事了?”
我说:“您先别说话,我这不在劝他坐那边嘛!”
女孩妈妈也不干了:“我们看手机碍你什么事了?你这么大个子,吓着我孩子了!你也不管,连个屁也不放!”
听到这话,我惊呆了,说:“我一直在劝他坐那边去啊。”
女孩妈妈开始大嚷:“你自己孩子你不管你管我们干嘛?你都吓着我孩子了!”
我说:“我一直在说我儿子。”
女孩妈妈开始大骂,用手指着我:“你儿子有精神病别到这来,去精神病院去!弱智!心理变态!”
我真的懵掉了,情绪一下子上来了,使劲儿咬着牙不让自己的拳头挥到她的脸上。我愤怒的吼道:“你说什么呢?!”
女孩妈妈开始指着我的鼻子以高八度的嗓门骂骂咧咧:“你生了傻X儿子,弱智!神经病啊!应该去精神病院!瞧瞧这傻X样!傻X玩意儿!……”
▲女孩的妈妈和姥姥。我用手机录下了她们两人的谩骂,但污秽脏话实在难以入耳。
各种不堪入耳的话充斥着我的耳朵,我只觉得大脑充血,真的想把她的嘴巴打歪打烂。我咬着牙,也无法让自己平静地说话,大声说:
“我要调监控!我要报警!”
女孩姥姥(奶奶)说:“你报吧,警察是我家亲戚!”
这时走廊里的家长开始有些坐不住了,过来劝我,还要把小冯带到他们那边坐,小冯这个时候已经吓得呆坐在椅子上不肯动弹。
女孩妈妈指着小冯继续骂:“瞧这傻X,弱智吧!”边骂边过来推搡我。我用身体护住小冯,背对着她。
女孩姥姥(奶奶)也走过来,很隐蔽地,装不注意,拿胳膊肘捅我。
我突然意识到要拍视频,我要把他们的恶劣行径放到网上,虽然我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有效果,但我必须冷静,不能伸出拳头,否则我们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更会浑身张嘴都说不清,别人更加会认为孩子是因为我们素质低对孩子冷漠有暴力倾向而被教坏的!我只有冷静,我必须有理,才会得到其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忍住情绪忍住眼泪忍住拳头,拿出手机,把这三口拍了下来,在拍摄的过程中,女子依然嚣张,骂骂咧咧。
我拍完后,女子不过瘾,继续骂,我突然想起小冯,他正害怕地坐在椅子上,低着头一脸恐惧,眼睛斜着忘一旁看,自言自语地说着什么。我强忍着眼泪坐在他身边,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
我说:“儿子,我们没有错,我们做得很好。”
儿子问我:“妈妈,你拍下视频了吗?”
我说:“拍了。”
儿子又问:“能放到网上吗?”
我说:“能!让大家都知道,他们这样骂人是不对的!”
儿子脸上的担忧和恐惧消失了大半。
我说:“别怕,有妈妈在。”
好心的护士过来安慰我,我说:“孩子确实是有自闭症,我们出门真的很艰难,特别希望别人理解。”
跟走廊的家长说:“我是自闭症公益组织的,自闭症孩子出门很困难,真的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刚才我一直劝儿子离开,可她们一直骂我们……”
这时女孩看完病,她妈妈从诊室出来,还不忘冲我骂一句:“傻X。”
我听见自己的牙齿咯咯作响,我浑身的骨骼咯咯作响,但终究没有挥出愤怒的拳头。我不能挥出拳头,我还有家人,儿子在看着我,我的身边有一群跟我一样的同路人,大家都在看着我,我必须挺住。
排队缴费时,有一位家长很和蔼地跟儿子说:“孩子,来这边排队。”我认得出她是刚才劝阻我和试图保护小冯的家长。
从医院出来,我看到小冯一脸的开心轻松,刚才的恐惧和焦虑似乎荡然无存。我知道,他感受到了妈妈的力量和大家的善意,他知道妈妈在拼尽全力保护他。回到家,从来不叠被子的小冯竟然懂事地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我看着他,心如刀绞。儿子,妈妈知道你的不易,我也知道要怎么做才能保护你。
一上午,我的身体在发抖,不停地流泪,用抖动的手指敲着键盘。
一路走来,伤痕累累,但我还是愿意相信,我们能一直走下去,我们会遇到更多的善意和善行。
后记
平静了下来,我想写点儿什么。带特殊孩子出门真的不易,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很难感同身受,委屈、愤怒、无助的情绪迎面袭来让人无法招架。
异样的目光,我可以忍;孩子被责备没有家教,我可以忍;被指为溺爱孩子,我可以忍;但是,当孩子被指着鼻子骂“弱智”、“神经病”、“傻X”的时候,我不知道还能怎么去忍!
因为小冯的特殊情况,我们一直要求他做到公共场所不打扰到别人,比如不准在电梯里大声讲话,不准有剧烈动作。他不但自己能做到,还要求电梯里所有的人做到。有人在电梯里大声讲电话,他就去制止:“电梯里不准大声喧哗!不文明!”有人电梯里手机上看片儿,他也去制止:“不准外放声音!不文明!”有的小朋友在电梯里又蹦又跳,家长只顾自己看手机,并不阻止这种行为,但有小冯在肯定会去制止:“电梯里不准跳!很危险的!”
在公共场所大声外放播放器,大声喧哗,本身就是不文明的行为,小冯去劝阻的行为本来就没有错,为什么我们要受到无端的指责呢?他的正义感经常让我感动,但也很让我们为难,我们并不鼓励他这么做,甚至尽全力阻止他这么做,无奈小冯的眼睛和耳朵太灵敏,什么都逃不过,他一定要去管这些闲事儿。我们不鼓励的原因,相信大家都能猜出来,因为我们怕遇到不明事理的蛮横之人,小冯若惹到这种人,必定没有还手之力!
今天,我们真的遇到了,没有躲过去。其实我们只是恰巧碰上而已,就像摔了一跤,真的很疼,掸掸膝盖上的土,处理一下蹭破的皮肉,继续上路。
本文内容由王建丽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请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和星妈一起交流,也欢迎您转发此文章给您的朋友们。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8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