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的前两根手指比较灵活,但如果把猴子的前两根手指绑起来不让它使用,为了生存,猴子会做出什么改变?
这是个与我们孩子潜能开发息息相关的实验。
从猴子实验里学到的……文
陈志皇
台湾资深职能治疗师
25年儿童发展疗育从业经验
大米和小米(上海)中心职能治疗总督导
手指的灵活度与孩子的能力有什么关系?
用猴子来做神经科学实验——
给猴子做磁振造影的时候,猴子能力较强的前两根手指在大脑对应呈现的区块会比其他手指的更大、更亮,这说明这些区块的神经反应较活跃,放电量较高。
现在,我们做一个实验,把猴子的前两根手指绑起来固定半年不让它使用,为了生存,猴子改变它的习惯,开始使用后面两根手指,于是,本来不常用的手指越来越灵活,再次给猴子做磁振造影的时候发现,它们在大脑中所对应的区块也变大,变亮。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
手指越灵活,能力就越好
类比到我们孩子的身上也是一样的。
让孩子做手指运动,提高孩子手指的灵活度,有助于大脑脑力的开发。
所以,职能治疗师这样带着孩子做手指运动:
把不同颜色的豆子放在同一个碗里,旁边另外放一个空碗,让孩子从放豆子的碗里往空碗里挑豆子。
逐渐增加游戏的难度,豆子数量和颜色可以逐渐增多:一颗红豆两颗黄豆三颗绿豆……像这样,颜色不同,数字不同,一方面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加强他对“数”的概念。
那
么
除此之外
职能训练能如何帮到孩子?先来认识一下职能治疗师的工作!在0到3岁时,儿童的反射神经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有些孩子,经常因为某些反射神经在该消失的时候没有消失,导致他的一些行为不受大脑管控,形成不随意动作。
比如,很多孩子在成长中都会有一个表现:坐无坐相。对于一般孩子,这种扭来扭去的坐姿只会出现一段时间,随着神经系统的逐渐成熟,它就会自然消失。而许多自闭症或者多动症孩子这个状况并没有消失,老师上课的时候他会动来动去,该听的没听到,该记的没记到。
这
时
候
就需要职能治疗师对孩子的能力
进行评估和介入!
评估
职能治疗师通常会使用专业量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动作发展区块,评测他的神经系统与动作的结合,检查是否达到完整、完善的过程。
又比方说,职能治疗师在评估孩子能力的时候还会经常用到以下两种量表:
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量表:针对3到12岁的孩子,用于评估他在感统的六大领域哪个领域出现了问题。
CCDI中国儿童发展量表:针对0到6岁的孩子,用于评估孩子的基本能力。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填评估量表的时候无法确定自己填的选项,导致量表无法呈现孩子能力的原始面貌,这就需要职能治疗师在现场对孩子进行评估。
比如,在评估孩子是否有惯用边失调时,职能治疗师会测试孩子的脚反应能力和前庭能力,了解孩子是否有惯用边失调。
评估之后,针对孩子的能力我们需要进行一定的介入,但干预方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像孩子如果是左撇子,强行矫正孩子的这个习惯经常只会对孩子的大脑造成障碍,因为我们的大脑在发育的过程中,本来就会形成比较强势的半边,而科学研究发现:惯用边是右手的人左脑比较发达,惯用边是左手的人右脑比较发达。
因此,不管孩子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需要科学、正确地介入。
介入
职能治疗能帮到孩子什么?
职能治疗可以分成:
动态职能活动和静态职能活动
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不爱读书就应该让他往体能方面发展。
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很多世界性的职业运动选手,尤其是球类运动的选手,他们的IQ是很高的。台籍美国篮球职业选手林书豪,就是哈佛大学出身。
像一些球类运动,比如棒球,球从哪里来,速度是多少,怎么挥棒才能打到球,其实要结合很多逻辑推理能力。孩子空有体力,但没有逻辑感觉、空间概念、数字概念,孩子依旧做不好球类运动。因为,大脑是动态影响静态,静态影响动态,这是一个相互交错的过程。
因此,职能治疗课程会动静结合来提高孩子的各项能力。那么,动态职能活动和静态职能活动分别是如何操作的呢?
动态职能活动
在动态职能活动里,以感觉统合教学为主,职能治疗师会从几个区块针对每个孩子进行治疗性活动:
比如结合动态专注力活动:我们会集中进行大量的视觉专注活动,让孩子对移动性的物体形成对焦的概念。
主轴活动则以感统刺激为主。
再搭上个别化感官需求:如果这个孩子感觉过敏或敏感度不够,则需要个别化的活动及技巧来特别操作。比如有些孩子需要量大而有变化的活动,那我们就要用一些冲击较大的手段。
动态职能活动是比较容易操作的,因为让孩子动起来并不难,如何通过动态职能活动来开发孩子的潜能才是最重要的。
上文提到的手指活动就是动态职能活动中开发孩子潜能的例子。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再看一个实验:
过中线理论:
扩大孩子的视觉范围
当大角度的视觉从左边到右边的时候,我们的左右大脑会交互快速放电,给我们的视觉有效送电,达到充电的效果,改善我们的视觉路径,这就是过中线理论。
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
坐直,向前举起你的手。
目视前方,双手向两边逐渐打开,视线保持不动。
手臂一直张开,直到在视野里正好消失。
手不动,头慢慢先向左转,顺着你的手臂,找到一个点。
再慢慢向右转,顺着手臂找到一个点。
记住这两个点的位置。
放下手臂,用目光在空中划3次∞的轨迹。
接着按照开头的步骤再做一次。
这时,你会发现:手臂后移了。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通过刺激之后,我们的视野会变大,通过医疗手段,我们能改善孩子的视觉路径。
有些孩子,走路或做动作很难做到肢体过中线,家长可以利用过中线理论来帮助孩子的大脑充电,提升他的潜力。
静态职能活动
静态职能活动主要是以精细手眼协调活动,结合逻辑认知活动,即强化孩子的思考能力。
我们从台湾引进了很多桌游工具,这些桌游工具非常有趣,不会让孩子觉得太机械太枯燥,让他们更容易接受。
如下图,是一种叫“闪灵快手”的桌游:
这个桌面游戏里有一个红色的沙发、一只灰色的老鼠、一个绿色的瓶子、一本蓝色的书和一个白色的怪兽,我们可以拿着卡片,让孩子找出图片里出现的东西,也可以让孩子找出图片里没有出现的东西;
若有两个以上小朋友认知能力不错,互动上可加上抽像理解跟时间限制,比方说跟图卡一样的颜色或一样的形状的东西都要拿取,看谁拿得快……
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孩子去体会和思考。
只有孩子觉得有趣,孩子才会想去学。利用这些桌游工具,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成效。
-完-
?更多关于职能治疗的内容,北京好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zz/8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