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孤独症谱系儿童的家长,可能会时常感觉到茫然无措、焦虑恐惧。他们需要明确的教育方向,才能为孩子做出有效干预。
6月23日,医院的郭延庆教授开展主题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教育干预之纲领》的讲座。
郭延庆
北大六院副院长,从事儿童少年精神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十余年,长期组织儿童孤独症应用行为分析(ABA)家长培训班并担任主讲,余个家庭受益。多次举办公益讲座,普及ABA以及孤独症的早期干预措施,在孤独症家长中引起较大反响。主要医疗工作领域: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儿童孤独症的诊断和治疗、心理治疗、行为分析。擅长儿童精神障碍、心理治疗、行为分析、儿童孤独症。
郭教授首先为家长讲述了如何鉴别孤独症谱系儿童,列举了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问题。
那么家长该如何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一起成长以及应对他们成长中的挑战呢?郭教授为现场的家长和精神卫生从业人员讲述了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纲领。
一个根本:行为
家长要立以孩子行为表现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的改变作为唯一可靠的衡量标准。
两个条件:机会和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创造让孩子练习有效回应的机会。在每一个行为技能上,无论进步快慢,每天给孩子十几次最多不超过二十次机会和练习,如果孩子没有学会,可以在日后再创造机会辅助他练习,千万不要让孩子产生厌烦心理。
三个基础:基础能力
要让孩子学习到最基础的生活和生存、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交这三个最基础的能力。从小培养孩子生活自理、正确表达情绪、回应他人求助信号,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孩子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四个领域:技能发展
在孩子已经完善和巩固了三大基础行为技能之后,就可以追求孤独症谱系儿童拓展性的行为技能发展了。
拓展性的行为技能可以概括为四个领域:学业和认知技能、生存和生命技能、社交规则和社交技能、职业化技能和专业化技能。
本次讲座让教育孤独症谱系儿童的家长得到了的正确方向,也给他们带来了信心与动力。温州康宁今后将继续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帮助孤独症谱系儿童得到更专业、有效的干预。
医院孤独症谱系障碍门诊
以开展孤独症诊疗门诊为起点,积极筹备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康复治疗和临床研究的专业化科室,努力建设医疗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康复中心,专门从事孤独症儿童的诊疗及康复教育训练。采用“医教结合”干预模式,将医学诊断与康复治疗、特殊教育、心理行为矫正三者有机地整合,帮助孤独症群体最大可能康复,能够生活自理、独立生活,达到通常水平的认知、适应能力和社交技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lzbz/13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