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中成长陪读15年,奶奶助自闭症孙子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4913-1.html

年7月,19岁的郑森友顺利从广州市番禺区工商职业技术学校毕业,成为番禺区一家服装企业的正式员工。

这对一般人而言或许平常,但对森友和他奶奶来说,背后所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森友身高超一米八,但智力水平只有五六岁,他是一名自闭症患者。因缺乏与外界沟通交流的能力,自闭症患者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孤独地闪烁着微光,因此被称作为“星星的孩子”。

“每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融入主流社会。”森友的奶奶徐平说。在奶奶十几年如一日的细心培育下,森友不仅顺利从技校毕业、习得一技之长,还在艺术方面小有成就,获得了钢琴与吉他十级证书。

▲8月25日,郑森友的奶奶徐平拿着吉他谱协助孙子练习吉他弹唱。

徐奶奶表示,所有的图片都不用打马赛克,所有的名字都可以用真实姓名。她说:“我希望通过森友的故事,可以鼓励更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让大家知道,自闭症的孩子也会被社会接纳。”

▲除了照顾森友,奶奶平常还要照顾森友7岁的弟弟。一天下午,祖孙三人手拉手走在小区的林荫道上。

从牵着森友上学

到陪着森友上班

徐平奶奶走起路来健步如飞,说话中气十足,笑声爽朗。完全看不出来,她已经72岁了。年轻时,家庭的坎坷炼就了她坚韧不拔、豁达乐观的精神。

森友4岁9个月大时,行为发展被评为1岁3个月。从此以后,徐奶奶开始带着森友四处看病,牵着他上学,到现在陪着他上班,含辛茹苦、无微不至。

▲森友每天早晨先搭乘小区的接驳大巴到地铁站。

▲森友换乘地铁去公司,奶奶在相邻的车厢不远不近地跟着孙子,以防他走丢或遇到麻烦。

▲上班路上,森友的鞋带掉了,他低下头来仔细地将鞋带系好。奶奶说,森友以前系不好鞋带。工作后由于打包产品经常需要重复打结的动作,所以他顺带掌握了绑鞋带的技能。

▲公司里,森友将打包好的产品放到仓库的架子上。

▲森友一边听歌一边工作,他所做的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都是奶奶花了很长时间教会的。

▲担心森友将公司的电话线拔掉,奶奶特意在电话机旁贴了“不准动接头”的小纸条,提醒森友不要捣蛋。

▲森友在公司走廊的照片墙上找自己的照片。

▲森友上班,奶奶全程陪同,一方面是监督森友工作,另一方面她也尽力帮公司打理好仓库。

森友症状严重时,会抽动、大叫,甚至在路上横冲直撞。提起这些,徐奶奶却笑着说:“那时候,我常常在口袋里装着几百块钱,当森友打扰了别人的时候就赔礼道歉。”

吃了镇定药物,森友很容易觉得疲惫,有时候走在路上就要往地上躺。徐奶奶只好一边学习自闭症的治疗方法,给森友进行干预治疗,一边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森友逐步减药。说到这里,徐奶奶展示了厚厚的一本笔记,里面都是她在学习治疗自闭症相关知识时做的记录。

森友8岁时,徐奶奶认为,森友将来或许只能做流水线那样简单且重复的工作。为了培养森友做事的专注度,徐奶奶让森友先后学习了钢琴、吉他、架子鼓、画画等艺术。如今,森友的钢琴和吉他水平都达到十级。年,他还和钢琴家郎朗同台演奏。

▲森友在客厅弹奏《菊次郎的夏天》。他已经拿到钢琴十级证书。

▲森友上网课学习画画,奶奶在一旁陪听。

▲森友画的人物眼睛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奶奶虽然知道孙子画的比例不对,但从不评价他画得是好是坏,总是任由他画。

▲森友临摹小林漫画,奶奶用铅笔和他一起勾勒人物线条。

琐碎细节中

让森友养成好习惯

徐奶奶、森友坐在圆桌旁用午餐。席间,上了一碗森友喜欢吃的土豆丝。森友立刻站起来,夹起满满一筷子的土豆丝就往嘴里送。徐奶奶马上轻声提醒道:“森友,这样是不可以的哦!你要先把土豆丝夹到碗里,再吃自己碗里面的。你这样做,别人怎么吃啊?”随后,森友乖乖地,按照徐奶奶的话,先把菜夹到自己碗里再吃。

徐奶奶说,森友很多不好的习惯,都是她这样一点一点“磨掉“的。她总是教育森友,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森友的小学同学给奶奶寄来的信。

坚持带森友出门

让他有尊严地生活

徐奶奶也把对孙子的爱投射到其他自闭症孩子的身上。

她是森友所读小学的家委特约顾问,常常和学校特教、心理老师一起,帮助和指导陪读家长和老师。她还利用周末的时间,和其他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分享教育经验,也到其他自闭症孩子的家里做家访。

徐奶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lzbz/133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