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5岁才确诊自闭症,干预价值就不大了吗

自闭症孩子的干预,仅靠家长个人的努力还是不够,需要一个系统的支持。今天的文章来自家长投稿,她的孩子快5岁才确诊自闭症。为不耽误干预,妈妈选择家庭干预与机构干预结合的方式,并发动身边人一起投入到孩子的康复中。不到半年,经过评估,孩子能力较干预前有不小改进,已具备上幼儿园融合的基本素质。这位妈妈是怎么做到的,她发动的这个支持体系又如何运作,请看分享——文/PinkPanther5岁自闭症孩子妈妈

能背30首唐诗,主动语言却是0的孩子

星宝是今年4医院确诊的。在诊室里,他一直扔医生的东西,医生综合他的表现,认定“这是个典型自闭症孩子,以后学习会很困难。”并提醒我们如果他一直这么多动的话,长大后可能需要药物控制。这些年,我多少能感觉到孩子有些不一样,但没想到这么严重。快5岁的他,语言方面,能把三字经背到朝代史,唐诗可以背2-30首,但没有任何主动语言。行为方面,他会把别人递给他的东西扔掉,在客厅撒尿,有时候甚至在肯德基的大厅尿尿,让人尴尬无比。社交方面,他常常逃避,有一次在小区,一个小朋友要和他踢球,他一个劲嚷嚷渴,想借喝水躲开。他也上过一阵子幼儿园,但老师反映他不愿意和别的小朋友玩,还到处乱跑……都说3-6岁是干预的黄金时期,眼看星宝快5岁了,干预迫在眉睫。这时,我和星宝爸爸却产生了分歧。星宝

幼儿园or机构?

星宝爸爸认为,既然孩子的问题核心是社交,那就该让他上幼儿园。幼儿园孩子多,孩子有更多互动机会。我认为应该找干预机构。我们送孩子上学,是希望他将来能融入社会,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很多资源支持:需要父母提供经济和依恋环境,需要爷爷奶奶帮忙照顾生活,需要老师提升认知语言等能力,还需要同龄小伙伴提供社交和友谊。星宝显然缺乏融入集体的能力,他需要有专业人士指导,也就是自闭症康复师。说服星宝爸爸之后,我马不停蹄地筛选机构,最终锁定了大米和小米北京双桥中心。大米和小米的理念与我认同的多方支持的观念非常契合,我们都认为,孩子的干预,不是单靠某个家长某个康复师,也不是用一种疗法,一种方法就能搞定,而是需要全面的,整个系统的支持。大米和小米提供的干预系统是:家长咨询→签订协议→评估孩子能力→制定个别化干预计划→康复师干预→定期个案会。每天干预最后10分钟,康复师还会与家长沟通当天内容,方便家长在家练习。还会根据干预进度调整干预目标。这个系统中有成长顾问、评估师、康复师、督导为每个孩子负责。星宝在大米和小米

干预第一招:视觉提示

成长顾问阿利,是我在大米和小米接触到的第一个人,第一次与阿利会面时,我有些紧张,担心重演在医生诊室的情形。没想到阿利带了一位康复师来和星宝玩,星宝开心极了,我和阿利在一旁沟通,他只是时不时用眼神确认我在旁边。阿利是个很细心的人,每次有活动都会通知我。5月底,大米和小米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讲座,请了很多专家。我原本想着讲座得好几百人,迟到一会儿也不会被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lzbz/13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