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和马克思
“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条很长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洁,而有的像我的一样,有香蕉皮和烟头。你的人行道和我一样,但是没有我的那么多裂缝。”这是44岁的马克思给8岁马丽的回信,身在纽约的马克思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症,处在澳大利亚的马丽被身边的人孤立,两个孤独的灵魂在冥冥之中相遇,开启了灵魂之旅……
偶然的相遇
8岁的马丽住在澳大利亚,她性格内向,因头上的胎记被嘲笑为屎色印记而更加自卑,她的伙伴只有架子上收集的玩偶。
一天,马丽随妈妈来到邮局,一向不爱说话的她到一个角落随便翻起了邮局的名册,偶然间她随意记下了一个名字和地址。后来便有了第一封寄给马克思的信。
收到信的马克思十分惊喜,他把马丽寄来的照片插在镜子边上,想象着远方的她在对他微笑。他们的灵魂就这样相遇了。
马克思给马丽回信
欣然的相知
马克思讲述着自己和马丽一样的孤独,他也有一墙玩偶,他也没有朋友。
信件跨越空间,灵魂跨越年龄,一来二去之间,他和她成为了彼此唯一可以说话的人,他懂她的孤独,她知他的寂寞。
陡然的相离
马克思因种种生活困境突然没了消息,马丽望着月亮想象着大洋彼岸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毅然的相伴面对疫
不必恐
整理好生活的马克思再次与马丽写信联系,他开始积极生活,同时鼓励马丽。
后来,马丽渐渐长大,经历了许多人生变故,她的父母相继去世,她结婚生子后又遭遇了丈夫背叛。辗转间,她选择踏上了前往马克思家的路。★★★★★
而此时地球另一端的马克思还在为马丽结婚又离婚感到悲伤,他希望她永远陪着他又希望她能幸福。回首一生,他无可留恋,在写下最后一封给马丽的信后,他服下一瓶安眠药安祥地睡下了。
一路奔波,她终于推开了他的门,看见已经去世的他不禁黯然落泪,她看着屋子里的一点一滴,回想着曾经信中的描述,仿佛回到了家。
后来,马丽生活在马克思的家里,照顾他的鸟,阅读他曾读过的书,抚摸他写信用的打字机……尽管他已不在,他们的灵魂却是前所未有的接近,仿佛就是另一种永恒的陪伴。
END
马克思曾安慰马丽说,她头上的胎记不是屎的颜色而是巧克力的颜色,他说马丽曾是在天堂掌管所有小朋友巧克力的天使,他一定是想让马丽在人间幸福生活得久一点,所以去天堂帮她掌管巧克力了……希望孤独的灵魂都能找到契合的朋友,自闭的心扉都能在阳光下敞开。
编辑:俞庆盟
青鸟暖星项目组
志愿
帮助
爱心
团建
你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lzbz/13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