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为自闭症孩子建立朋友圈

???

?自闭症家长/教育者学习、成长和分享、互助的心灵家园。欢迎给我们投稿并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导语:自闭症孩子要融入普通学校,实在有赖老师和同学的了解、接纳和支援。为加深普通学校学生对ASD同伴个性和行为特征的了解,促进双方的友谊,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需要我们提供针对性的辅导。今天,我们推送技术文章《融合教育之自闭症篇——建立朋友圈》,并提供一份七年级班级心理课堂的手记《和你一样》。

融合教育之自闭症篇:建立朋友圈

(本文选自台湾自闭症杂志)

?建立“朋友圈”是帮助有特殊需要(包括患自闭症)的学生的其中一种方法。这项活动需要全班同学的合作和參与,并要设立一个特别小组(可称为“朋友圈”)来协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自闭症学生在朋辈当中可能会被孤立。教师或会形容他们“没有朋友”、“难与人交往”、“常与同学争执”。这种被隔离的情况如果延续下去,很容易会使被孤立的学生积累负面的感受,例如:无助、失望和沮丧。这些负面情绪常会推动更多负面行为,令别人进一步疏远甚至排斥这些学生。这种情况对被孤立的学生和整班学生的社交技巧、情绪的成长会造成不良影响。

?“朋友圈”的计划正好化解这样的恶性循环,令学生有机会学习与人相处的技巧。

一、目的

(1)提高有特殊需要学生的自信心及社交技巧。

(2)增加朋辈对他们的接纳及支援。

(3)减少不适当的行为。

(4)营造同学间互相合作及帮助的融洽气氛。

二、步骤

(a)在进行活动前,向参者包括校长、班主任、自闭症学生及家长解释计划的内容。并先征得他们的同意才开始“朋友圈”的活动。

(b)活动开始

(1)事先安排这位同学离开课室

(2)安排全班同学围圈坐在一起

(3)教师或学生辅导主任/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简短的活动,令气氛较为轻松。

(4)解释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谈及某一位学生在社交方面的需要。教师可强调全班在别人不在场时谈论他是绝少有的事。因此大家须保密,并出于真诚来提出意见。教师可向全班解释这位同学是知道并同意大家一起讨论他。

(c)收集意见

(1)这位同学做了甚么令别人或全班同学得益。

(2)这位同学做了甚么对别人或全班同学造成影响。

(3)将各项意見写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知道。

(d)讨论朋友的重要性

(1)我们可将日常生活遇到的人分为四类:

-家人

-好朋友和亲友

-一般日常和自己接触的人

-一些服务我们的人,例如:医生、警察

(2)他们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3)如果在生活中只剩下家人和服务我们的人,你会怎样?你会有甚么感觉?

(4)如果生活中没有朋友,你会怎样?你会有甚么感觉?

(5)将写在意见黑板上。

(6)每个人都需要与这四类人交往。

(e)探索感觉与行为

(1)我们的感觉和想法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

(2)如果在家中、在学校里、在操场上,没有朋友,你会怎么?

(3)试看该名同学,他做了一些影响全班的事。这是否与他缺乏朋友有关?

(f)表达友谊

(1)大家可以怎样向该名同学伸出友谊之手?

(2)大家可以怎样帮助该名同学?

(g)组织「朋友圈」

(1)向各学生表达谢意,希望大家日后能帮助该名同学,例如每星期为他做一件事。

(2)邀请一些同学做朋辈。

(3)结束整个活动,提醒有关保密及出于真诚的原则。

(本文完)

■■■■

实际案例分享:

深圳实险L中学七(4)班有一名高功能ASD学生,名叫小寒。他的学习成绩中上,爱好机械,动手能力强。喜欢历史,痴迷军事。小寒入读深圳实险DT小学的过程中,家长一直跟学校沟通良好。小寒升学前,小学的心理老师就跟中学部作了沟通,中学心理老师及七(4)班的班主任都已了解到小寒的特殊。

开学后,班主任有意观察班级同学的反应,家长也跟老师做了进一步的交流。三周后,老师反映同学们对小寒的意见很大,因为他的行为使同学们疑惑不解,产生反感。

班主任深感缺少经验,很难为小寒辩解。经与家长再次沟通,决定举行一堂特别的心理课。

“和你一样”七(3)班心理课堂手记

何子[以琳ID]

以琳志愿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lzbz/134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