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沟通最重要的媒介,孤独症儿童的社交沟通障碍与语言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关联,今天我给大家梳理了孤独症儿童早期以及学龄期的一些语言特点,以后的时间我也会对其中部分语言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指导,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孤独症儿童的十大语言特点:
一、语音发展迟缓
我们知道,孤独症儿童在学习语音时比较迟缓,不是12个月,而是24或30甚至36个月的时候才说第一个字。在12-18月时开始发音的孤独症儿童,似乎在18-24个月的时候就忘了那些词,20%-25%的孤独症儿童都会经历这种明显的退化。
二、典型的发音
正常发育的儿童,经历了语音前声音的系列发展,从啼哭,到咕咕叫、呀呀叫,他们像这样练习组成语言的声音。孤独症儿童在发声和使用咿呀语时不仅有点慢,并且有些声音是正常发育儿童在9-12个月开始失去的声音,而孤独症儿童却在这时期保留了。比如,尖利声、颤声、咆哮、叫喊等。
三、较少表达自己
指东西的行为,是个非常有效的让别人拿东西和让别人注意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的方式,孤独症儿童在这个发展中很迟缓。他们在语言出现之前,也有让别人为其做事的方式,孤独症儿童可能拿其他人的手、手臂指向某物,却不看向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行为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身上很常见。因此,他们的手势并非传统方式,他们不使用和正常孩子一样的手势来进行语用意向沟通。
四、较少回应他人的话语
正常发育的儿童能意识到语音,他们会转向语音来源处,6个月的时候就会回应名字,6-8月的时候可以回应“不”。孤独症的儿童很少回应他人的语音,他们也不会转身,当名字被叫的时候,他们比较不容易被声音所单纯吸引。
五、不会玩象征游戏
孤独症儿童不会玩过家家,我们认为是因为他们在学习词汇上的迟缓,因为玩耍的发展是一种象征,语言也是象征,象征可以用来玩过家家,因此那些没有将象征放入思维中的孩子不会玩过家家。另外一个影响他们交流的行为是模仿能力的限制,与其他正常儿童相比,孤独症儿童不大可能模仿大人的行为和声音,模仿声音是学习语言的方式之一,不太能模仿的孩子在学习新的语言形式是更困难。
六、代词逆转
孤独症儿童这样说“你想要饼干”,其实是“我想”的意思。正常发育儿童也会出现这个现象,但只是很短暂的一个时期,他们很快就学会“你”、“我”这样所谓的指示代词。“你”“我”并非指代某人,“我”就是那个现在说话的人,“你”就是那个在听的人,这样的角色转变,当交流环境改变时,正常发育儿童需要一点时间能弄明白,但很快就明白了,而孤独症需要长久的时间来明白。
七、立即仿说、延宕仿说
立即仿说,就是对所听的进行立即重复;延宕仿说,是将之前听过的未经分析的存储,然后重复。有些孤独症孩子用仿说作为沟通工具,所以不知道说什么时,就模仿他人所说来进行交流;或通过书写与自己想表达的有关的事,但书写大多不是为了沟通,只是一种自我娱乐的方式。对一些孤独症儿童来说,仿说和延宕仿说都是短暂现象,他们会在某一时期使用,这时期可能很长,有可能几年,但最终会过去,然后用更多自发的语言。对于其他孤独症儿童,走过仿说以及书写是十分艰难的,可能需要集中干预。
八、关联学习困难
孤独症儿童会因某一事物而学习某个词,但未将这个词延伸到该分类中的其他事物。一般来说,孤独症儿童在归纳学习上有困难,就是将所学东西脱离当时语境,还运用到其他语境的能力。因此,在教授孤独症儿童时,我们在教授每一个技巧时必须进行总结,不仅需要在一个场景,还需在不同场景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材料进行泛化练习。
九、执着于有限的话题
有些孤独症儿童是很聪明的、有很强的语言技巧,也有自己特别喜欢的几个话题可以不厌其烦的反复谈论,不管听者感不感兴趣。这种持续交谈的话题使得孤独症儿童很难融入同伴中,因为同伴可能对洗衣机如何运作的细节不感兴趣。
十、韵律特征和不正常的声音运用
韵律,我们指的是声调、语调伴随语言的节奏,很多孤独症的人说话声很机械,没有节奏声。这种机械语调是孤独症患者的普遍特质,当然不是绝对的,大约50%的程度较重的孤独症患者有这种特征。有些孤独症患者有相反问题,他们用夸张的歌咏方式说话,那种言过其实,对于他们想表达的话题说的过多,这种过渡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了人们对讲话者的注意,使他们更难适应社会。
在斯金纳的语言行为的支持下,语言作为一种行为对孤独症而言,有可能属于孤独症两大核心障碍之一的刻板行为,比如刻板的说话方式;语言是沟通首要的形式,因此语言作为一种沟通媒介对孤独症而言,是造成孤独症另一核心障碍的重要原因。
孤独症的语言训练,任重而道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lzbz/1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