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七大认识误区

自闭症的七大认识误区 点击上方“五彩鹿自闭症研究院”可以订阅哦

一提到自闭症,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孩子不会说话或性格孤僻,但事实上,这些都是误区。日前,部分医生总结了自闭症最常见的7大误区:

1.自闭症等于性格孤僻

很多人把性格孤僻或内向与自闭症挂上钩,认为自闭症患儿是受到某种来自外界环境刺激产生的心理障碍。但研究表明,自闭症是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而非单纯心理方面的障碍。

2.自闭症是孩子父母造成的

自闭症曾经被认为是由所谓“冰箱妈妈”造成的。这种理论把儿童自闭症的责任归咎于母亲给子女们的关心和爱太少。事实上,孤独症是因大脑神经系统发展的特殊性造成的,而非父母教养方式所产生的结果。

3.自闭症孩子长大后就会好的

你可能经常会听别人,“孩子长大就会好的”。这样的话如果是出于安慰尚可以理解,但这样轻率的判断可能不够负责任。事实上,很少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孩子,如果你对孩子的发展状况非常担心,你最好立即寻求相关人士的咨询和帮助。观望和等待可能使你失去对孩子进行帮助和治疗的时间。

4.自闭症儿童永远不会说话

自闭症是一个种类。这个种类包括了从完全没有语言能力到具有相当复杂语言能力的案例。即使是语言能力滞后的孩子,在经过干预训练后也可以学会说话,或者通过手语、图片交流系统、对话板等进行沟通。

5.自闭症儿童都是天才

有些人以为,自闭症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天才。的确,一些患者有着特殊的才能,如同电影《雨人》中的哥哥雷蒙,对数字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但事实上,自闭症患者中,有80%-90%的人存在智力问题。还有一些人误以为自闭症患者没有感情,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喜好,只是在理解和表达上存在困难。

6.药物能够治好自闭症

自闭症儿童的思维方式和信息处理方式与一般儿童很不一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让自闭症儿童从根本上彻底地康复。很多家长寄希望通过某种疗法或者药物可以立即完全治愈孤独症,这是不现实的。康复训练对自闭症患儿行为问题的矫正仅有一定作用。

7.自闭症儿童的所有行为问题都是因病所致

不管有没有自闭症,我们每个人都从我们的父母身上继承独特的性格特质。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综合体,都有他自己特有的性格、情绪、喜好和行为。自闭症可能影响孩子思维方式和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影响孩子的某些行为。但是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的大多数行为是他们自己性格特质的一部分。

有些家长把孩子所有行为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孩子的自闭症,这是不对的。自闭患儿大多数行为也会跟其他同龄儿童相似。比如,不肯分享玩具和抢玩具都是三四岁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典型表现。家长应该把每个孩子都看成是一个独特的人,他们有自身的长处和社会价值,也应该同样得到平等、尊重和关爱。

知道了误区,还要注意四个患病的信号:1.五个月信号

半岁左右的宝宝可能就开始反映出某些孤独症的先兆了,例如父母用食物或玩具逗引宝宝时,宝宝却总是“目中无人”,不愿与父母对视,在母亲拥抱之下不感快慰。

2.一岁信号

宝宝一岁大的时候,有一些典型信号父母可以参考。如无法跟父母进行眼神交流,眼睛无法跟父母对视;当父母呼唤其名字时,婴儿无法产生反应和应答的表现;无法识别父母的手势,无法对外界刺激做出正常的反应,甚至仍不认识父母;对周围的人及物不感兴趣,对母亲也不亲。另一方面,一些不典型的信号父母也要留心,如宝宝还没有喃喃自语或一些表达情感的动作。

3.两岁信号

两岁宝宝主要







































白癜风去哪里治疗最好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lzbz/16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