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听过音乐的人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沉浸在音乐的优美旋律之中时,音乐包含的丰富的情感和律动就会使我们心旷神怡;音乐包含的流畅的音符就会让我们充满爱意;音乐那铿锵有力的节奏便会让我们的精神饱满,战斗力十足等。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作品,它不但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熏陶我们的思想情感,还会提高人类的道德观念,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进。
那么,将音乐治疗引入到我们的医疗领域,尤其是应用到儿童康复训练当中时,那将是什么样的情景呢?今天,就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儿童康复领域中的音乐治疗。
什么是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学是一门集音乐学、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交叉学科。音乐治疗在实施过程中,把多学科的知识、技能融合为一体,借助于特定的音乐活动,来达到保持、恢复、改善和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目地。
据国外的研究,85%以上的自闭症儿童对音乐的反应都很好。因此,国外在对儿童自闭症的治疗中,音乐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目前音乐治疗也逐渐应用在儿童康复病房。
音乐教育和音乐治疗一样吗?
音乐教育与音乐治疗是有区别的,目的,作用,授课形式,师资要求均不同。
目的不同
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特殊儿童的音乐艺术方面的能力,如音乐知识、技能和音乐赏析能力等。
音乐治疗:治疗师以音乐作为媒介与特殊儿童建立治疗关系,达到改善特殊儿童身心健康、适应社会的目的。
作用不同
音乐教育:激发特殊儿童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感受、体验、创造音乐,陶冶心情。
音乐治疗:根据治疗目标中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而特别设置。
授课形式不同
音乐教育:集体授课制。
音乐治疗:依据特殊儿童的问题或障碍而定,采用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或个别课与小组课交替的形式。
师资要求
音乐教育: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音乐治疗:具备医学、心理学、康复知识等,掌握音乐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及具有更高的修养和爱心等。
音乐治疗的作用
1.促进儿童感知能力的发展
许多患病儿童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方面都有不正常的状态,有的反应过于敏感,有的则反应过于迟钝。而音乐治疗师通过有针对性地设计音乐舞蹈节奏系列训练,为儿童提供多重感官刺激,增加感知信息,扩大感知容量,促进感知能力的发展。
2.促进儿童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音乐治疗活动中,儿童按节奏说话,用旋律记忆歌词,辅助矫正了儿童的语言障碍。
3.改善儿童的动作技能
改善患儿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现象。
4.促进儿童的情绪、情感表达
情绪障碍是制约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音乐治疗引导儿童表达兴奋、沮丧、快乐、生气的情绪,改变精神状态。
5.改善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
韵律操、文艺表演、打击乐演奏等音乐治疗活动可以让儿童在自然地情景下学习互动的方式、学习等待、分享、轮流、与他人互动、眼神的接触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儿童的情绪不断改变,从他控变自控,从注重自我到注意到整体活动和他人行为。
6.增进儿童沟通技巧和交往的能力
由于音乐治疗形式多样、灵活多变,不仅可以加强儿童之间彼此学习、模仿、互动、熟悉,而且有助于加深对家人、老师、同学的情感,增加对集体活动的参与意识,促进了人际交往能力。
7.增强儿童的注意力
注意力缺陷是影响儿童学习的重要因素。而音乐的声响不需语言直接跳入脑海,所以就能很快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音乐治疗过程中,儿童耳朵要听,眼睛要看,最终要唱,还要配合各种动作,这样就可以调动孩子的各个器官参与音乐,从而使孩子注意力集中,并保持较长的时间。
8.矫正儿童的问题行为
音乐治疗中尤其打击乐训练及表演中,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身体机能的运动,还能使音乐成为儿童情绪发泄的工具,有助抒发一些压抑的情绪。同时还可以改变儿童某些不适当的行为方式。
音乐治疗的过程包括以下元素
听–Listen
唱–Sing
奏–Instruments
律动–Movement
创作–Improvise、create
音乐治疗各元素的作用
1听增进接受性语言的训练
辨认声源、增进定位感
促进听觉能力:包括注意力、持续度、记忆力、感受力、辨认能力〈强弱、快慢、音色、音高等〉
引导与刺激想象力
帮助放松
2唱增进表达性语言的训练
增进语言表达的呼吸与肌肉控制
刺激与提高使用声音的动机
增进词汇与认知能力
探索自己的身体乐器
提供美好的交互经验
3奏创建关系、引导主动参与动机
帮助肢体动作能力复健
提供非语言的表达工具
培养与团体交互〈合作、轮流、配合等〉的能力
反映身体状态及活动量
培养休闲技能
表现创意
4律动增进对身体部位及功能的察觉
发展空间、方向概念
增进动作能力:包括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动作协调
通过碰触、模仿与他人共舞,促进交往
统合视觉、听觉、触觉及身体本位觉的感官经验
以身体响应速度、节奏、力度的变化
5创作促进语言、非语言的沟通
表现个人特质与创意
创建自尊心与自信心
凝聚团体情感
记录感受、心情
大量音乐治疗实践证明,音乐可以帮助儿童达到以下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可以达到社会交往的目的。
2.在音乐活动中建立自信心,治疗师帮助孩子在音乐中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
3.恢复肢体协调能力。在音乐中锻炼肌肉伸张能力,跟着音乐运动,可以帮助孩子恢复肢体协调感和肌肉能力。
4.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能力。在音乐中学习歌唱、歌谣等,改善孩子的语言功能。
5.帮助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发展听觉能力,包括声音的辨别、判断和记忆等等。
哪些孩子适合做音乐治疗?
有听觉、视觉障碍,沟通障碍,情绪障碍,智力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等的患儿,自闭症(孤独症),21-3体综合征,脑性瘫痪,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等患儿及正常儿童的一些行为训练。
音乐治疗时,一对一训练和小组训练哪个更适合孩子?
个别治疗:
个别治疗就是一对一的治疗方式,是音乐治疗中使用最多的形式。尤其在治疗的开始阶段,对于内心封闭、情绪、行为紊乱的患儿,只能采取一对一的个别治疗。
音乐治疗中建立关系是关键,在个别治疗中,只有音乐治疗师与患儿建立起了稳固的一对一的关系,才能改善患儿的情绪行为,促进他们各种心理能力的增长,为参加小组治疗的奠定基础。
小组治疗(团体治疗):
常用在儿童音乐治疗的深入发展阶段。社会融合是治疗的终极目标,小组治疗是培养社会交往能力最直接的方法。在集体治疗中可以采取演奏乐器,包括重奏、合奏,有领、有和的演唱方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都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在这些快乐的嬉戏式的音乐活动中,儿童学会与他人相处并接受他人,学会自我表达及接受他人的表达等等。
河南中医院(河南医院)为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河南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主任委员单位、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主任委员单位。儿科三区(儿童脑病诊疗康复中心)始建于年,开设床位张,面积约平方米,拥有康复医师及针灸、推拿、运动、作业、理疗、言语、教育、心理治疗师等专业技术人员90余人。康复医师22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9人;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13人。各级康复治疗师50余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5人。设有儿童神经康复、小儿神经内科、儿童精神心理行为疾病、儿童遗传代谢内分泌病等专业,医院校规模最大的儿童脑病诊疗康复中心,是河南省最早开展儿童脑瘫康复的权威综合性医疗机构。儿科三区(儿童脑病诊疗康复中心)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康复分会副会长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脑瘫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河南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中西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美国CPN与中国康复医学会合作建立的五个“儿童康复培训基地”之一(中部基地)、国家中管局标准化项目《脑瘫中医诊疗指南》起草、制定单位、《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副主编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儿童抽动障碍”协作组组长单位、“小儿脑瘫”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小儿脑瘫肉毒毒素注射技术培训基地。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较大的社会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lzbz/9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