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贴带你了解自闭症

从业这么多年,经常会被问到:“自闭症就是不爱说话性格内向吗?”“我孩子不说话是不是自闭症啊?”“我记得我小时候就不爱说话,我小时候是不是自闭症呢?”“自闭症是不是无法控制?会有攻击行为吗?”等等等等......今天,我们给大家献上一份科普贴,带大家正确的认识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身心发展障碍疾病,是由于大脑、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是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动作和行为多个方面的神经发育障碍。孤独症有三大核心症状: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所以说(敲黑板)自闭症是一种起源于婴幼儿期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性格内向,是一种性格的表现,两者是决然不同的。

主要表现如下:

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该症患儿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而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却特别感兴趣,如车轮、瓶盖等圆的可旋转的东西。有些患儿还对塑料瓶、木棍等非生命物体产生依恋行为。患儿行为方式也常常很刻板,如:常用同一种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出门非要走同一条路线,长时间内只吃少数几种食物等。并常会出现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奇特怪异的行为,如:重复蹦跳、将手放在眼前凝视、扑动或用脚尖走路等。

交流障碍

1.非言语交流障碍该症患儿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稍大的患儿可能会拉着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东西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表情也常显得漠然,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等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2.言语交流障碍该症患儿言语交流方面存在明显障碍,包括:①语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损;②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也有部分患儿2-3岁前曾有表达性言语,但以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③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患儿常常存在模仿言语、刻板重复言语,语法结构、人称代词常用错,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也存在异常;④言语运用能力受损:部分患儿虽然会背儿歌、背广告词,但却很少用言语进行交流,且不会提出话题、维持话题或仅靠刻板重复的短语进行交谈,纠缠于同一话题。

社会交往障碍

孤独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在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在幼儿期,患儿仍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无反应,对父母不产生依恋,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不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也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学龄期后,随着年龄增长及病情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显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虽然部分患儿愿意与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存在问题,他们对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对他人情绪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

常见的自闭症10大误区

1、认为自闭症就是性格孤僻??

不了解自闭症的人很容易联想到性格孤僻或内向,即把自闭症与心理障碍联系起来,认为自闭症儿童是受到某种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产生孤僻性格的。研究表明自闭症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而非为单纯心理方面的障碍。

2、认为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低下,很难教会

绝大多数研究和经验显示,到现在为止教育仍然是最有效的一种干预手段。自闭症儿童不仅跟一般儿童一样可以通过教育获得知识和技能,也可以掌握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且最终融入社会。教育是一种帮助自闭症儿童融入和回归社会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3、认为自闭症是由于父母不称职造成的

自闭症曾经被认为是由所谓“冰箱妈妈”造成的。这种理论把儿童自闭症的责任归咎于母亲给子女们的关心和爱太少。这种理论虽然早已被推翻而且没有任何依据,但它似乎仍然时不时地以各种形式出现来宣泄情绪和归咎责任。事实上,自闭症是一种大脑发展障碍,而非父母教养方式所产生的结果。

4、认为孩子长大以后就不会自闭了

你可能经常会听别人,有时甚至有的医生说,“孩子长大就会好的”。这样的话如果是出于安慰尚可以理解,如果是出于专业判断则是不负责任。事实上,很少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孩子,如果你对他的发展状况非常担心,你最好立即寻求自闭症专业人士的咨询和帮助。观望和等待只会使你失去为孩子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宝贵的时间。

5、认为自闭症儿童没有同情心,也不关心别人的感受

自闭症儿童和一般儿童一样都有情感,但他们的问题是不太明白他人的感受,或者无法把自己的情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许多情况下,他们的情绪以一种与其年龄不相称的、不恰当的行为方式表达出来,而不是真正缺乏感情。他们的问题不是缺乏感情,而是他们分不清楚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不知道怎样用适当地的方式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自己的感情。

6、认为自闭症儿童都是“爱因斯坦”

虽然一些天才有可能表现出自闭症或者亚斯伯格症的某些特点。但在现实中,只有很小一部分自闭症儿童在数学、音乐、记忆、日历、或科技领域有超越常人的表现,绝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并不具有这些能力,他们和正常人一样,更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引导。

7、认为自闭症儿童不会说话

自闭症是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包括了从完全没有语言能力到具有相当复杂的语言能力。亚斯伯格症的儿童不仅语言发育没有滞后,有些还可以使用超过他们年龄阶段的学究式语言。

即使很多没有语言的儿童在经过干预训练后也可以学会说话。即使有些孩子经过干预后仍然语言滞后,他们也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如手语、图片交流系统、对话板等功能性沟通方式来掌握沟通技巧。

8、认为经过药物医治,自闭症儿童能够成为正常儿童

自闭症被定义为一种终生的精神障碍。自闭症儿童的思维方式和信息处理方式与一般儿童很不一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让自闭症儿童从根本上彻底地康复。我们现在真正可以做的就是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和长处,根据孩子自身的特长,鼓励孩子充分地发挥好自己的能力和长处,并帮助他克服困难和挑战,扬长而避短。

很多家长寄希望通过某种疗法或者药物可以立即完全治愈自闭症,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疗法和每一个新的和时髦的疗法,希望速战速决从此彻底地治愈孩子的自闭症。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常现实。

其实,自闭症更像是孩子身上独特的一部分,你所需要的首先是了解和接受他,根据孩子的特长找出一些方法积极地加以引导,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爱的环境。这并非是要你放弃给孩子寻找医治和治疗的努力,而是让你正确地看待自闭症。

挑战自闭症更像一个马拉松长跑,我们在起跑以前首先要调整好我们的状态和心态,而不是急着要立即结束它。

9、认为一旦自闭症儿童超过一定年龄,再进行教育意义就不大了

很难想象一个人超过一定年龄学习能力就丧失了。实际上对于任何人来说,学习都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是有益的。诚然,当孩子小的时候,他们的大脑吸收和记忆新的知识和新经验都相对容易,学习和积累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

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学习并没有停止,只是学习的行为方式和性情变化以一个较为稳健的步伐推进。很多情况下,这是由于我们为儿童所提供的教学环境所导致的,而非他们学习能力下降或放缓。早期教育的确十分重要,但即使错过了早期教育阶段,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去放弃孩子的整个人生。

事实证明,一些在七八岁之前还没有开始讲话的孩子,通过干预以后仍然可以开口讲话。有时候孩子的进步不太明显,有时候孩子甚至还可能出现倒退,但是只要坚持不懈,他们都可以不断地超越自己。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

10、认为自闭症儿童的所有行为问题都是由自闭症所导致的

不管有没有自闭症,我们每个人都从我们的父母身上继承独特的性格特质。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综合体,都有他自己特有的性格、情绪、喜好和行为。

自闭症可能影响孩子思维方式和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影响孩子的某些行为。而孩子的大多数行为则是他们自己性格特质的一部分。有些家长把孩子所有行为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孩子的自闭症,即便是孩子有自闭症,他们的大多数行为也会跟其他同龄儿童相似。比如,不肯分享玩具和抢玩具都是三四岁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典型表现。你了解孩子越多,你就能越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态度和看法。

把每个孩子都看成是一个独特的人,他们有自身的长处和社会价值,也应该同样得到平等、尊重和关爱。

下期预告:

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关键:培养集体意识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yfzbz/77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