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原创很多自闭症患者,人到中年才得到

作者:[美]旺达·德尚来源:《品读》年第3期十几岁时,我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与其他孩子不一样,让人觉得我“与众不同”。比如,我不喜欢看情景剧、不喜欢玩跳绳,而这些都是同龄女孩们的最爱。另外,和朋友们拥抱也会让我浑身不自在。我喜欢听别人聊一些国际大事,喜欢说话,也爱打听别人的闲事,这些举止使周围的朋友和成年人都厌烦,他们对我失去了耐心。四年级时,老师在我的评语卡片上“社交能力”一栏写了“需要提高”。我觉得自己在同学们面前好像总是很显眼,所以尽量隐藏自己。然而这又让我感到孤独,可孤独总比被别人评头论足要好些。几十年后,我才知道自己的“与众不同”有一个名字,叫做“自闭症”,那年我已经46岁。看到诊断书,我当时的感觉,是医生发现了我的大脑有一部分放错了位置,想要把它重新放回原位。也是那时才知道,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自闭症患者都和我一样,直到中年才得到诊治。作为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自闭症会引起社交障碍和语言障碍等一系列问题。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如何与他人互动只能跟着直觉走。比如我自己,即便对他人感同身受,也不会喜怒形于色;我诚实,却直来直去;我不擅长动脑筋,遇到事情时,不愿意琢磨它是怎么发生的。但有些事情,会让别人对我刮目相看,比如我能轻松记住信用卡号码,有时我说话语速很快,令别人的思维跟不上我的嘴。因此在工作场合,我有时会得到老板和同事的高度赞扬,有时却会受到严厉批评。我不善于伪装自己,觉得那得经过无数次练习才行。所以我采用了其他策略,用以掩盖我的“另类”。在学校里,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j/14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