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日,家长如何分辨隐形自闭症儿童
从年起,每年的四月二号,都被定为世界自闭日,是为了提高人们对于自闭症的认识,更好地接纳自闭症,而不是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据统计,目前中国自闭症者也已超过万,其中0-14岁的自闭症儿童超过万。自闭症的成因,一直是个谜,产检产不出来,遗传关系也不是很大,一般是三岁才可以确诊,这确实让很多家长都感到挺担心的。我就曾在贴吧看到很多家长因为孩子不会说话,眼神无交流,不喜欢陌生人,不爱跟小朋友玩等,就觉得自己孩子是自闭症,各种查资料,看到症状,越来越心虚,觉得每条都符合,开始各种焦虑。那到底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自闭症呢。专家认为,自闭症儿童有三大核心症状,主要表现在: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首先,社会交往障碍,在婴儿时期表现为眼神交流。很多咨询自闭症的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无眼神交流,“像聋了一样”,这是大部分自闭症家长的主诉,无论你喊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像没有听见一样,专注自己的事情,而且不跟陌生人有眼神交流。而有些粗心的家长会觉得我们家孩子专注力比较高,害羞,没什么。但如果长期都是这样,不呼应,没有眼神交流,有需求的时候不表达,那么就要注意了。其次,2-3岁时期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其实有些自闭症的孩子社会交往能力还是不错的,有的自闭症家长说,我家孩子精力旺盛,还很喜欢和小朋友玩,每次出门都要追着人家孩子一起,医生说轻度自闭症的时候,我都很吃惊。这位家长就是没有明白正常孩子与自闭孩子社会交往的不同。正常孩子2-3岁的时候,跟一群孩子在一起,可能有各玩各的时候,但也有玩到一起的时候,能理解分享,一起的意思,比如两个正常的孩子,会互相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也会吵架闹矛盾。但自闭儿童不会,他们喜欢玩追逐游戏,跟着孩子后面跑,别人不跑了,玩其他的游戏,他加入不了,会捣乱,别人不和他们玩了,他们不理解为什么生气了,会吵着继续玩,或者跟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转身就去玩自己的。还有一部分自闭儿是没有任何社会交往的,不和小朋友玩,拒绝去陌生的场所,不喜欢环境的改变等,这类症状明显的还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怕就怕在那些有社交,看着很活泼开朗的孩子,隐形的自闭症,大多数家长反而会忽略。还有一种是语言障碍。很多人受刻板印象的影响,觉得自闭儿童语言发育都不好,孩子二岁不会说话,家长开始着急,三岁不会说话,就立马自我判定为自闭症,沮丧焦虑。但有些孩子除了开口晚,其他都很正常,就不能算自闭儿,因为受主要抚养者的原因,或者环境的因素,孩子不愿意说话,可什么都明白,用非语言与你交流的也挺好,这个可能是语言发育迟缓,不要着急,找到不开口的原因,多陪伴,少看电视,多说话,到了词语爆炸期,自然就会说话了。自闭儿呢,有的还很会说话,背诗,唱歌,读书,都会,细心的家长就会发现,不对呀,只是背,机械式的重复,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你问他问题,他也会问你,不会回答问题,不会提问,语言单调乏味。明显一点的你会发现,分不清“你我她”。不明显的,是隐藏在自闭儿中最不典型的,会回答简单的问题,会唱歌,会背诗,可是,你会发现重复性的语言很多。特别是上了幼儿园的孩子,如果你问他每天发生的事情,他都不会回答,或者学你的话,那么家长就要注意了。最后,是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我觉得可以归为一类。很多自闭儿的家长说自己孩子,喜欢车轮,喜欢某件玩具,可以玩上一整天。还有的是不能改变路线,挑食,只吃固定的几种食物等。正常儿也有刻板行为,但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慢慢消除,自闭儿就比较难改变,改变对他们来说很困难。一般刻板行为的儿童,症状是比较明显的,细心的家长也比较容易发现。那是不是有刻板行为的一定是自闭症呢,那肯定不是。自闭症的诊断是很严格的,医院也不会轻易的下结论,国内比较出名的是邹小兵教授,据说很难预约,可是检测自闭症准确率很高。现在自闭症如果发现得早,机构合适的康复,预后也是不错的,可以与正常孩子一样,读书上学,有些甚至还有特别的才能。关爱自闭症儿童,关爱每个孩子,他们不是特殊儿童,他们是跌落到人间的星星。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j/15482.html
上一篇文章: 若孩子有这3点表现,可能患了自闭症,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