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
孩子要上学,“袁”来有方法
第一场大型讲座将登陆南京
BCBA-D袁巧玲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授李拉
成长型家长桐妈
大米和小米OT高级督导顾韡
将从能力储备、融合政策、家庭规划、问题应对多个层面
助力你的孩子去上学社交元素,是邹小兵教授近些年在各大讲座都会提及的内容。他说,“我希望有自闭症孩子的家庭,可以把它们作为干预的一个重点。”邹教授将一个孩子从出生到上学要学习的内容,整理成了6级社交阶梯,每一级阶梯都由一个个社交元素组成,共有-个社交元素。找到孩子相应的阶段,能清晰知道孩子现在需要练习的目标和接下的目标。一起看看你的孩子在哪个阶段,距离上学还有多少目标要练习——内容源自邹小兵大米和小米研发总顾问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医师
第
1
级
初级、本能能力初现
??时期:家庭干预期在孩子刚刚被诊断,没有找到合适的机构,父母干预知识还较少时,我们可以从最基础的看、指、应、说练起,它们既是诊断自闭症的重要依据,也是社交的最初阶段。处于第1阶段的孩子,家长先帮孩子把这4个元素练好,暂时不需要做更高阶的东西。当孩子出现了一定的看、指、应、说(不一定完全掌握),就可以逐渐开始第2阶段的内容。第
2
级
被动交往
??时期:居家或机构干预期过去孩子没有交往,但在家长的努力之下,孩子已经出现本能的看指应说,开始喜欢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游戏,这时,我们期待孩子出现更多社交元素:第
3
级
主动交往初见
??时期:适用于居家或机构干预这个时期孩子已经在机构或在家庭进行大量的密集的干预,随着父母对孩子社交要求的增加,孩子的问题也不断暴露,这时,家长和老师应该重视到以下社交元素:
这个时期我们希望孩子的语言大量出现,说得越多越好。家长在家不妨做个评估,记录一下孩子能说多少话,一般来说,一个两岁到两岁半的孩子,至少能说出50个词语左右,TA的语言和发音数量就属正常。但我们还要看孩子的交流是不是正常,TA能不能用掌握的语言进行情感式交流?会不会说“好不好”、“行不行”,会不会用充满童趣的语调说话……第
4
级
会交往、融合早期
??时期:适合进入幼儿园初期和居家干预经常有家长问我,“我的孩子能不能上幼儿园?”这要根据孩子的状态决定,如果孩子完全没有语言,没有交往,不看、不指、不说、坐不定,那么孩子就算进了幼儿园也社交不了,必须得训练到有一定本事时,才能够让TA去融合。这一阶段就是孩子进入幼儿园需要的练习的社交元素:第
5
级
喜欢交往、融合必备
??时期:幼儿园时期干预这一级的社交元素是融合必备,我跟很多轻度的自闭症孩子家长说得最多的也是这些。这个阶段很多社交元素都是发生在幼儿园的那些事——老师上课时孩子要坐得住,和小朋友玩游戏时要遵守规则,要懂得与人合作,懂得与人竞争,懂得轮流,懂得分享……有了这些本事孩子才不会被小朋友排斥、孤立、歧视,如果能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孩子就会爱上人际关系游戏和跟儿童的游戏。很多家长会说,孩子在家里跟我们玩得很好,但一到幼儿园就不行了,那是因为在家都是家长迎合、迁就、配合着孩子玩游戏,但到了幼儿园,小朋友并没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如果在融合幼儿园,可能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小朋友会配合着玩。但在普通幼儿园,家长又没有公开孩子情况时,最好是教会孩子这些元素。第
6
级
基本正常交往、独立上学
??时期:上小学时最后一级我们叫基本正常交往,自闭症孩子要做到完全正常交往很难,但稍稍有些不足,基本对付得了交往,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下也能健康成长、独立上学。达到基本正常交往的一些社交元素有:结语:需要提醒的是,社交阶梯每一级没有对应特定的年龄范围,有的孩子可能4岁了还处于第1级,有的孩子两岁半已经到了第2级或第3级,它是个性化的。
你找到孩子当下所处的阶梯了吗?距离上学还有多远?在上学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阻碍?接下来的一个月大米和小米将在全国9城发起一场以“上学(包括幼儿园和小学)”为目标的全国巡讲巡讲由拥有20多年干预经验的袁巧玲博士领衔,联合郭延庆、李拉等大咖和资深家长,还有大米和小米专业督导团队,系统讲解、手把手演示“如何让一个孩子顺利上学”。
这次巡讲包含主题讲座、小组工作坊、家长私享会、1对1沟通多种形式,多维度满足家庭学习的需要。12月15日
大米和小米全国巡讲将正式开始
具体时间、城市、报名链接如下(注:广州场讲座报名已满)
南京场讲座详情↓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j/15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