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确诊自闭症,妈妈讲述让人泪崩
糖豆妈妈说:“小糖豆3岁半被确诊为“自闭症”,得知这个消息后我整个人都蒙了,大脑一片空白。”她一直不敢相信,小糖豆那么可爱,还那么小,怎么会得自闭症呢?那小糖豆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啊?豆妈妈属于未婚先孕,就是我们常见的家里人死活不同意,她毅然决然地为了爱情放弃了所有。跟豆爸爸领证时,糖豆在妈妈的肚子里已经6个月了,后来婚礼也没举办。两个人结婚后生活后一下从浪漫掉进了现实,每天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吵架,糖豆孕8个月的时候豆爸爸喝完酒第一次打了豆妈妈。后来的生活不用说了肯定是糟心不幸福的。豆妈生孩子没钱、月子没人照顾、还时不时要承受豆爸借酒耍疯,拳打脚踢。(所以说入错了行不怕,毕竟行行出乎状元,但嫁错了郎就宛如掉进了深渊巨坑里)糖豆6个月的时候,豆妈妈提出离婚,豆妈妈没经济收入无法照顾孩子判给了豆爸,从此豆妈再也没见过糖豆,每次看孩子豆爸找各种借口,在不就恐吓威胁。直到糖豆3岁,豆妈再次起诉拿回了糖豆的抚养权。孩子接回来后,豆妈发现孩子不会说话,说话也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基本连不成句子。小糖豆基本不和人交流,你跟她说话她也不会回应,豆妈想孩子可能刚开始比较生分。慢慢地她发现小糖豆的行为很怪异,她能盯着旋转的电风扇看半个小时,她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而且经常尿裤子,甚至连臭臭也会拉在裤子里。3医院确诊为自闭症,豆妈说:“宛如晴天霹雳、五雷轰顶”回家时坐在公交车上号啕大哭,根本控制不住。豆妈说当时她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抱着糖豆买桶汽油跟豆爸他们一家玉石俱焚(当然是不可取的),愤恨、自责充斥了整个内心。平静下来后,看着可爱的糖豆,豆妈给糖豆的姥姥打了电话,糖豆姥姥、姥爷还是很给力,把糖豆母女接回家,糖豆姥爷说,家里人多,气氛有好,大家欢声笑语的说不定对糖豆的病情有用。豆妈也辞去了工作专心陪糖豆。豆妈干什么都带着糖豆,每天变着花样的给糖豆做吃的,一边干活一边跟糖豆说话,豆妈说:“你跟她说话她是没反应,但我知道她在听”,过了一段时间,豆妈喊糖豆帮妈妈拿下扫把,糖豆真的把扫把拿来了。豆妈说:“当时的心情比中了五百万还激动”。豆妈每天把糖豆收拾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姥爷、姥姥也每天带着糖豆去遛弯、买菜。豆妈给糖豆报了早教班,刚一开始糖豆根本不跟小朋友玩,老师教,糖豆也是一个人发呆,要不就乱撞疯跑。5个月后的一天,豆妈发现糖豆开始跟着老师唱歌了。现在糖豆6岁了虽然还没上学,但基本上能生活自理了。见陌生人还是会害怕紧张但见熟人也会主动打招呼,豆妈3年没工作,父母的退休工资要养活4个人还得支付糖豆的医药费等等,日子也确实困难。豆妈每次提起总是泪眼婆娑,说自己不孝,让父母操心。也不是个好妈妈,让女儿受苦。无数个夜晚想轻生可不忍小糖豆,一路走来这几年的艰辛又有几个人能够体会。现在有个词叫“冰箱理论”意思是说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是让孩子自己一个人单独玩耍,父母虽然在身边但是跟孩子的交流、互动很少,就如同把孩子放进“冰箱”一样。面对孩子的自闭症家长通常会很自责,觉得没有照顾好孩子,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自闭症是一个生长发育性疾病,神经发育异常,还有跟遗传、环境等很多因素有关。目前具体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小宝宝2岁多了还不会好好说话,家长就着急,说我们家孩子是不是自闭症啊,孤独症之类的,千万别给孩子乱贴标签。自闭症的孩子语言发育迟缓但还会出现其他症状,行为古怪(如:糖豆一直盯着电风扇)、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或对某样物品、玩具有执拗性的喜欢等。前不久,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学组等专业机构发布了一个专家共识,提出自闭症的五个早期行为标志,分别是不看少看、不应少应、不指少指、不语少语和不当。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差孩子不一定会是自闭症但一定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影响。比如成年后不合群、偏激、孤僻等。李玫瑾教授说3岁之前妈妈一定要能唠叨、12岁以后妈妈一定要闭嘴(孩子青春期到了)。什么意思呢?孩子3岁之前你跟孩子多说话多沟通,换尿布的时候跟孩子说:“呸、臭死了”孩子通过你的表情知道臭、不好的是什么样的表现,通过语言知道,原来这个味道就是臭。孩子听得多就知道得多,在孩子有模仿能力的时候她会模仿你的行为,给孩子提供一个社交能力的建立和发展的基础。面对自闭症的孩子我们也应该以宽容、理解的心态去对待,要知道并不是他们本意,他们只是没有社交能力。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y/14959.html
上一篇文章: 自闭症儿童出现失序的行为问题,更重要下一篇文章: 自闭症诱因找到了这种东西日常生活随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