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研究领域又有了一项新成果。年8月7日,澳大利亚科学家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论文,他们发现了一种会增加儿童患孤独症(自闭症)的诱因,一种很容易就接触到的化学物质BPA。
这项研究追踪了多名婴儿(自闭症患者主要是男婴)的发育情况,为期10年,然后发现:如果在母亲尿液中发现BPA,那么孩子更有可能在2岁就表现出自闭症症状,到11岁,他们被确诊自闭症的概率比普通人高6倍。
BPA,也叫双酚A,可以防止塑料变硬和金属生锈,一直广泛用于塑料制品中,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各种塑料制品的接触频繁而密切,所以,BPA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食品和饮料容器方面。例如奶瓶、矿泉水瓶、食品包装、喝水杯,以及一些金属罐头的内层等等,有的奶粉罐里就有。它可以吸入、皮肤接触、包装接触食物食入等多种形式进入体内。
除了日常使用的一些塑料制品中有,自然环境中也有,它可以随着生活污水流入了大自然。在美国的地表水和沉积物中,科学家经常能检测到低浓度的BPA。
这项最新的研究成果提醒我们,要注意防范BPA的风险!不过,BPA的安全性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的问题。虽然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日常接触水平下的BPA会对人体造成显著危害,但鉴于其潜在的健康风险,我们应尽量减少对BPA的暴露。同时,科学家和监管机构也应继续深入研究BPA的安全性问题,为公众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信息和指导。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y/14962.html